的相关性。 调查发现,各病区主要饮用水源为地表水和浅表层地下水。大骨节病的患病与饮用水源中常量组分的极度缺乏有关,且饮用水源中腐殖酸含量过高对大骨节病的患病程度也有较大影响。病区饮用水矿化度多小于150毫克/升,腐殖酸值多大于1毫克/升;而非病区饮用水矿化度多大于......
为浙江省污染耕地的安全利用和土壤污染修复提供了技术支持。 重金属在土壤中有多种赋存形态,包括离子交换态、水溶态、碳酸盐态、腐殖酸态、铁锰氧化态、强有机态、残渣态等。其中,前三种形态可直接被作物吸收,将其转化成其他不易被作物吸收的形态或者络合固定是研究的目的......
不同地貌单元、不同地层岩性、不同水文地质单元的找水方向。 (2)基于大骨节病区地质环境和地下水质特点,提出了适宜的饮用水矿化度与腐殖酸指标,为防病改水提供了直接依据。针对四川省大骨节病区分布广、成因复杂的特点,依据不同病区地质环境条件的差异,将全省大骨节病区概......
川大骨节病区主要位于川西高原的阿坝、甘孜州,当地居民以藏羌族为主,大骨节病分布区呈现出浅表层地下水矿化度极低(<0.15g/L)和高腐殖酸的特征。为解决当地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2008年11月国土资源部和四川省人民政府签署了《四川省大骨节病区地下水调查与安全供水示范工程合......
吸附交换等作用,在地形、地层岩性、断裂、地热异常、地下径流条件的控制下富集于地下水中,随超标饮水进入人体而致病。同时发现水中高腐殖酸、低氟、低碘与大骨节病、克山病、地甲病有关。 此外,项目组探索了遥感、物探、钻探、测试、成井等技术方法,提出......
自1998年起,西藏自治区政府在中央的重视和支持下,开展了一系列大骨节病综合防治措施,取得了初步成绩,但导致大骨节病的矿化度偏低、腐殖酸含量偏高的水源水质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今年6月,西藏地质环境监测总站与四川省地矿局九一五地质队调查发现,大骨节病在西藏自治区“......
5万水文地质专项调查、遥感调查解译、水文地质钻探、地球物理勘查;开展水样、同位素样、岩土样、农作物样、人发样分析以及硒形态分析和腐殖酸结构分析,揭示“水-土-岩”等地质环境与大骨节病之间的关系,并进行水土环境适宜性评价,同时,通过地下水勘查与勘探,确定适宜饮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