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在时空交错中发生着交汇融通。创新传播方式,拓宽传播渠道,丰富话语表达,地质文化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和网络技术手段,更加贴近群众、深入人心。 守正创新 文以化之,文以铸之。两年来,地质行业着力建设优秀地质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
署,加强基础调查与科技支撑。 第一阶段工作的实施,为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整装勘查”、“地质找矿新机制”等理念深入人心。这一年,全国各地不断传来找矿实现新进展、新突破的喜讯,势头丝毫不逊前3年。陕西省首次发现特大型铌(钽)、铷矿,河南叶县发现新类型......
改革成效正在逐步显现,区调工作“回归基础”、“地质填图和科学研究一体化”、“提升解决重大资源环境和地球系统科学问题的能力”等认识深入人心。 近年来,面对新形势新需求,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将区调工作摆在一个更加重要的地位,突出基础作用,推进创新发展,不断探索新......
设计编审、组织实施、监督管理全过程的绿色勘查要求,为青海省地勘项目绿色勘查管理提供了依据。 取得的主要成效:一是绿色勘查理念深入人心。通过近几年对绿色勘查的宣传、培训及相关项目的实施,有效促进了地勘单位和项目组对绿色勘查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了人们关于绿色勘查的意识......
进一步破除束缚科技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地质调查百年就是一部地质人才成长与进步的历史,而当前,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更是深入人心。着力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队伍成为中国地调局各项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2014年7月新一届局党组成立以来,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全面准确把......
更多的公众积极参与,这样科普工作就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效。 中国地质学会高度重视科普工作,每年都举办一系列形式多样、寓教于乐、深入人心的科普活动,力求向人们宣传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意识,普及地球科学技术知识。近年来,中国地质学会遵循“依托学科、立足实际、以用促建、共......
讲好地质人的故事,要处理好“质和量”的关系。以往我们所讲的故事,有一部分出现千篇一律、大同小异的问题,故事讲的不接地气、不深入人心。因此,要认清质和量的关系,以质促量。进一步讲,就是对宣传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强化“专业思维”。地质工作是一项科学的、......
著提升,境外地质调查和国际合作迈向更高水平,现代化野外条件保障体系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全国地质调查新格局逐步构建,优秀地质文化更加深入人心。 会议强调,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要深刻认识准确把握地质调查工作在新形势......
基础测绘成果资料对外提供、永久性测量标志拆迁和地图审核等工作的管理,维护国家地理信息资源安全和国家版图尊严。随着国家版图意识宣传深入人心,社会各界主动送审地图的意识也不断提高。2022年,各级自然资源部门受理送审地图13361件,批准通过12012件,通过率为89.9%。 立足维......
问题的函》,明确相关政策,支持盐湖型钾矿依法依规综合利用矿区范围内锂、镁、钠等共伴生矿产资源。 我们发现,矿业绿色发展理念已深入人心。 绿色勘查理念“开枝散叶”。 在调研总结各地实践基础上,自然资源部出台《绿色地质勘查工作规范》,填补了我国绿色勘查标准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