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学会作为全国地勘行业的学术性群众团体,肩负着向社会公众传播科学方法、科学思想与科学精神的重任。多年来,中国地质学会坚持从实际出发,注意吸纳社会资源,不断健全和发展科普工作激励机制,积极探索将学术交流与科普活动有机结合的新途径,有效地推动了地学科普工作和地学文化建设。围绕如何提高地学科普传播水平这个话题,中国地质学会秘书长朱立新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学会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纲要为主线,认真履行地质科普主力军的职责,以扩大科普宣传空间,创新科普形式,推进科普信息化为载体,以“保护资源环境、建设美丽中国”为主题,突出科普资源的共享,做好地学科普活动。科普工作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重要工作,希望社会各方都能从小处抓起,从平时抓起,真正重视科普工作。广大科普工作者更要把科普工作当作责任和使命,有担当地去做,要多深入社区、企业、学校、乡村,在听、问、讲中了解群众对科普工作的需求,让更多的公众积极参与,这样科普工作就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效。
中国地质学会高度重视科普工作,每年都举办一系列形式多样、寓教于乐、深入人心的科普活动,力求向人们宣传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意识,普及地球科学技术知识。近年来,中国地质学会遵循“依托学科、立足实际、以用促建、共建共享”的基本原则组建了十二支科学传播专家团队,并按照首席标准遴选学科首席专家。各学科首席专家充分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带领科学传播专家团队发挥学科专业优势,有计划地开展科普讲座、培训、咨询、科普创作等相关活动,积极推动和拓展学会科普工作,提升了学会科普工作服务行业和社会的能力。
十二支科学传播专家团队分别是:山区城镇地质环境保护科学传播专家团队、矿山安全科学传播专家团队、地质灾害科技减灾科学传播专家团队、珠宝玉石科学传播专家团队、地下水资源合理利用与污染防护团队、岩溶及洞穴科学传播专家团队、生物演化与地史学科学传播专家团队、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科学传播专家团队、3S技术与地学科学传播专家团队、自然环境变迁与古脊椎动物衍化科学传播专家团队、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科学传播专家团队、页岩气科学传播专家团队。
十二支科学传播专家团队在各自首席专家的带领下,充分发挥自身领域优势,开展科普进社区、进校园活动,以展览、讲座、授课等多种形式为不同受众群体开展科普工作,实现了与公众的无缝对接,为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做出了重要贡献。
山区城镇地质环境保护科学传播专家团队助力灾后重建
首席专家黄润秋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山区城镇建设高速发展,大量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产生强烈扰动,诱发了大量地质灾害,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损失,地质灾害已成为制约山区城镇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在近几年发生了几次重大自然灾害后,山区灾后重建工作备受关注。该团队首席专家黄润秋建议,在山区城镇重建、新建和扩建规划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规划区地质灾害危险性和工程建设适宜性,加强山区城镇建设和土地规划方面的地方立法工作,进一步规范山区城镇建设。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期间,他向中央和四川省提交的有关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方面的重大建议、咨询意见、提案共计30余份,大多被采纳并应用。
矿山安全科学传播专家团队为煤矿安全保驾护航
首席专家武强
该团队把矿山行业安全责任视为己任,在首席专家武强的带领下,编写了《煤矿灾害防控新技术》丛书,为煤矿从业人员提供生命保障。他们走进高校进行科普专场活动,通过科普展览、科普讲解等形式的活动开展矿山科普教育,宣传地学知识,唤起人们了解矿产资源开采、珍惜资源的意识,促进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地质灾害科技减灾科学传播专家团队提升公众安全意识
首席专家殷跃平
该团队在首席专家殷跃平的带领下以“世界地球日”、“防灾减灾日”等纪念日为抓手,先后开展了科普进社区、进学校幼儿园、进灾区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并建成地质灾害科普网站。网站内容以文字、视频及动漫相结合的形式呈现,能满足不同年龄层公众的需求。同时,网站还设立地质灾害防治网上交流互动平台,采取“你问我答”的方式,对群众普遍关注的地质灾害方面的知识、常见问题或疑问进行解答,更加贴近实际,加强沟通。由该团队自主创作制作的《五步避险法》科普动漫,一经发布便受到公众关注,并于2015年获得科技部全国优秀科普微视频作品奖。
3S技术与地学科学传播专家团队加强两岸及国际交流
首席专家陈建平
团队首席专家陈建平结合团队自身优势,与台湾大学联合开展了海峡两岸地质环境交流研习营活动,研习营成员赴河北省承德地区进行地质考察学习。承德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元古宙斜长岩和中生代岩浆岩活动独特,旅游资源丰富,是燕山运动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因而多年来一直是地学界关注的重点地区和开展地学研究的理想场所。本次考察主要针对太古宙变质岩、中元古代斜长岩、中生代火山沉积岩和花岗岩以及推覆构造,还对区内发育典型的丹霞地貌和地质园区进行科考。团队远赴俄罗斯克里米亚开展地质实习,参观了莫斯科大学矿物教研室的标本室及俄罗斯国家地质博物馆。通过观看标本、录像,以及俄方老师的精心讲解,拓宽了学生们的视野。
珠宝玉石科学传播专家团队教你“去伪存真”
首席专家郭颖
团队在首席专家郭颖的带领下全面开展科学传播工作,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方面取得重大成效。该团队开通的微博微信平台粉丝人数累计达17万人,年累计阅读量逾百万次。近期,该团队应广大读者的要求,在中国地质学会的大力支持下,将开通一年来的微信文章汇编成册,出版《品珠宝魅力、赏把玩乐趣》供读者线下阅读。首席专家郭颖教授多次接受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科教频道和生活频道的专访,制作了多期深受公众喜爱的宣教节目,如《家有传家宝》、《走进科学》等栏目,被越来越多的公众所熟知。凭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开展的优质科普活动,经过公众网络票选,珠宝玉石团队及首席专家荣获科普中国“科普认证微平台活力榜”及“优秀科普传播人”称号。
地下水资源合理利用与污染防护团队关注生态环境
首席专家石建省
团队在首席专家石建省研究员的引领下,以“世界地球日”、“全国科普日”、科技周等纪念日为抓手,组织开展了多个地下水资源专题科普专场活动,并结合公众所需为公众讲解水文地质科学知识,使公众了解并支持节水行动,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团队出版《神奇的包子和花粉》一书,为公众普及地学知识的同时,呼吁公众关注身边的生态环境。
岩溶及洞穴科学传播专家团队探险岩溶洞穴之最
首席专家蒋忠诚
岩溶及洞穴科学传播专家团队将有计划地开展岩溶洞穴科普活动,首席专家蒋忠诚教授曾接受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专访,录制了《重庆金佛山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的特点及其成因》专题节目。该团队在助力我国南方喀斯特二期成功申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蒋忠诚教授长期从事岩溶区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研究,已完成科研项目50多项。其中,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等科研项目30多项,有效组织了西南岩溶区地下水与环境地质调查,形成的大比例尺水文地质调查成果在应急抗旱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应急打井成功率由以前的30%提高到80%。
生物演化与地史学科学传播专家团队坚持多元化科普传播
首席专家金利勇
团队成立之初,获得中国科协择优项目支持,在首席专家金利勇的带领下完成《生命的演化》系列微动画。成立以来,该团队不仅在科普形式上有创新,还坚持多元化科普传播,办展览、开放博物馆、办讲座等,亮点纷呈。金利勇曾参与主持发掘、研究、命名“嘉荫卡龙”、“长春龙”等工作,现承担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岩矿化石标准化整理、整合及共享试点”。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科学传播专家团队普及资源新理念
首席专家王贵玲
团队在首席专家王贵玲的带领下依托“世界地球日”等纪念日开展地热资源科普宣传活动,围绕干热岩资源分布及潜力、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水热型地热资源开发利用、中国地下水资源现状、过量开采地下水严重后果、河北平原地下水资源量、如何喝上放心水、地质灾害预防、国际合作与交流成果等内容为广大学生和市民上了一堂生动的科普宣传教育课。参加活动的科研人员现场为市民展示了各种水样测试方法,耐心细致地为大家讲解生活用水常识。同时,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地下水科学及水工环地质调查,团队将国土资源部环境应急监测车开到活动现场,展示环境应急仪器。
自然环境变迁与古脊椎动物衍化科学传播专家团队以动漫述说生命起源
首席专家王章俊
团队在首席专家王章俊的带领下,充分利用自身的人才和资源优势,实施项目驱动,出版《化石与生命——生命的进化》和《会飞的恐龙》图书,并将《会飞的恐龙》改编成4D特效电影登陆中国科技馆院线。凭借该影片团队获得多项荣誉:在中国科技馆举办的特效电影放映周期间,荣获“中国科技馆第五届特效电影展映最受观众欢迎的影片奖”;在第六届中国数字博览会上荣获“2014-2015年度数字出版=创新作品”;在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卡通艺委会举办的天下动漫风云榜上荣获“天下动漫风云榜——年度动漫作品”;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5年“原动力”中国原创动漫出版扶持计划中,被评定为“原动力”重点扶持项目;在科技部组织的2015全国优秀科普微视频大赛中获得“优秀微视频作品奖”;在2015年第十三届四川电视节上,获得“金熊猫”奖国际动画作品国产动画短片类入围奖;在2016年第29届北京图书订货会上,获得“十佳出版新技术应用企业”称号;同时,团队还在各高校、企事业单位做了主题为“宇宙与生命”的科普讲座10场次。
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科学传播专家团队探索地球奥秘
首席专家李长安
团队成立以来,在首席专家李长安教授的带领下完成科普专著《地球趣话》初稿的编写,创作的科教纪录片《湖北恩施腾龙洞大峡谷国家地质公园》获得2015北京科技微视频大赛金奖,主持中国科协移动端科普融合创作项目《“地球故事”系列儿童科普互动电子书:水的故事》。该团队还走进校园为学生做《地球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及《地震灾害与防灾减灾》科普报告,并开展《穿越侏罗纪,探秘恐龙奥秘》和《回到恐龙时代》科普知识讲座。团队获得多项国家级、省级荣誉,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页岩气科学传播专家团队普及新能源知识
首席专家包书景
团队在首席专家包书景教授的指导下,联合美国页岩气专家走进高校,为高校大学生做页岩气新能源的科普知识讲座,并依托“世界地球日”举办页岩气专题展览。团队计划在2016年~2017年制作页岩气动漫,将其作为页岩气科学传播团队的重要宣传手段在今后的科普宣传活动中得到广泛运用,以达到多形式、多层次、多角度的科普宣传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