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地调局贡献力量,使本次活动成为大型活动总结经验系统化和制度化的范例。王研对整个团队表现出来的吃苦耐劳精神给予了肯定,对很多同志临危受命、不计辛苦的高风亮节给予了赞扬,对基层研究人员在备展过程中展现出来的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表示赞许,对上下沟通,横向协调的重要性做了......
塞风狂碗撞瓢。渴饮巴江和蜀水,饥餐苦李与酸桃。一身伤痛煎余日,不肯中天事业抛。 他把人生最珍贵的27年时光都交给了川西高原,一次次临危受命,一次次破解难题。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他的手心“长”出了三座大矿。然而,长期的野外恶劣环境,让他饱受病痛的折磨,可踏平荆棘所采摘的......
PS定位系统、地形图、地质锤,奔波在祖国的高原戈壁,冒着生命危险用双脚丈量生命禁区的每一寸土地。在川西高原奋战27年的古城会,一次次临危受命,破解找矿难题,为国家发现了三座大矿。在他们身上,不正体现着求真务实精神吗? 当前,“三严三实”教育正在国土资源系统扎实开展,......
选区项目、地矿专项、水合物专项共3亿多元。其中仅开展战略选区项目的资金就达2.5亿元。 气势如虹 点燃“几把火” 基础薄弱且是“临危受命”,但就是这样一支队伍,一上了战场便打出了气势。 最先让油气中心受到世人关注的莫过于柴页1井。这是中国地质调查局实施的第一口页岩......
成立之初,汪民副部长对这支队伍的要求是力争“一年有模样,两年成规模,三年上水平”,形成油气资源调查核心力量。 基础薄弱且是“临危受命”,但就是这样一支队伍,一上了战场便打出了气势。 柴页1井是中国地调局部署的《青海柴达木盆地重要页岩气远景区调查评价》项目工作任......
负责黔中铝土矿普查。1956年,正值贵州云雾山勘探铝土矿失败,地质部正要向国家计委报告,准备取消在贵州建立贵州铝厂的项目时,廖士范临危受命,要求在黔中地区找寻铝土矿,提交勘探300万吨铝土矿储量。廖士范不负重托,从1957年初到1958年6月,仅用了一年半时间迅速从普查到勘探,......
国土资源厅、自治区地矿局分别于3月18日、19日紧急部署调集8个地勘单位参与抗旱打井找水工作,面对这次自1951年以来我区最严重的旱情,他临危受命,被广西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推举为抗旱应急响应领导小组的组长。用队长白爱忠的话来说“江副队长在班子里年龄最小、有冲劲、专业水平高,......
年风雨兼程,无悔丹心铸剑,肖克炎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以实际行动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职责和义务。 把困难当历练,“拼命三郎”临危受命 1984年,肖克炎考取长春地质学院数学地质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他选择继续攻读该专业的博士学位。数学地质专业要掌握矿床、地球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