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地调要闻

油气勘探:激情似火

来源:中国矿业报 作者:张立 袁伶俐 发布时间:2013-12-19
    这个团队就像是一团火,它时刻在燃烧着。

  这是中国地调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王研近日在考察河北承德冀元1井时对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的评价。

  在他看来,这支队伍不管是在业务建设、管理制度建设,还是在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像是一支老队伍,非常成熟。通过近一年的工作,油气中心职能明确,定位准确,实现了迅速发展;注重科研,紧抓业务,实现找矿成果和科研的双突破。

  “希望继续抓业务带队伍,努力争创全局一流团队。”在冀元1井现场,王研对这支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表示,一流的单位就要有一流的班子、团队和硬件设施,要争创一流科学管理,要能提供一流的社会化服务,形成一流的内部企业文化。

  这到底是一支什么样的队伍?作为地质调查系统队伍中的一名“新兵”,他们在哪些方面取得了夺目的成绩?让我们走进这个队伍一探究竟。

  应运而生 定位在“四新”

  众所周知,油气资源是国家重要战略资源。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油气资源需求增长迅猛,但国内油气供给增长缓慢,利用国外油气资源面临诸多挑战,油气资源供给对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瓶颈制约。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强调要立足国内,提高油气资源保障能力。由此,2012年12月27日,我国惟一一支公益性油气地质调查专业队伍——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应运而生。

  在成立之初,国土资源部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汪民就提出了要求:要全面开展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与评价工作,尽快建成一支人员精干、能承担重大任务、善于攻坚打硬仗的高素质队伍,力争“一年有模样,两年成规模,三年上水平”,形成油气资源调查核心力量。要先立规矩再办事,并大力推进事务公开。

  “我们工作的定位主要是坚持‘四性’,即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突出‘四新’,即新区、新领域、新层系、新类型。”油气中心主任叶建良在采访中如是说。

  油气资源战略选区与调查,是推进我国油气资源勘探突破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从成立之日起,该中心就将加大油气资源调查评价方法技术的应用与推广、为油气资源勘查提供更多的靶区作为重要工作抓手。

  据介绍,2013年该中心开展战略选区项目、地矿专项、水合物专项共3亿多元。其中仅开展战略选区项目的资金就达2.5亿元。

  气势如虹 点燃“几把火”

  基础薄弱且是“临危受命”,但就是这样一支队伍,一上了战场便打出了气势。

  最先让油气中心受到世人关注的莫过于柴页1井。这是中国地质调查局实施的第一口页岩气井,是《青海柴达木盆地重要页岩气远景区调查评价》项目工作任务之一。该井井位由油气中心和青海油田公司合作部署,是在前期优选的10个页岩气远景区中,结合地质、地震、邻井资料,利用斯派迪克分频技术重新处理地震资料的研究成果,经充分讨论后最终确定的。

  今年8月份,本报头版刊发文章《柴达木盆地页岩气勘探打开了一扇窗》,报道了该中心在柴达木盆地北缘鱼卡地区完钻的柴页1井完钻后的成果,经国土资源部网站转载后被上百家媒体、网站所关注、转载。《光明日报》也以“柴页1井钻获3套高含气量泥页岩层段”为题在头版进行报道。

  社会媒体普遍关注可能是本着“页岩气”这3个字而去的。但熟悉这一领域的人知道,由项目承担单位油气中心提交的首次系统获得柴达木盆地中侏罗统大煤沟组泥页岩层段20余项参数、首次获得侏罗系富含有机质泥页岩的含气性、在中侏罗统大煤沟组泥页岩层段发现了3套含气层等靓丽的“成绩单”才是真正的干货。

  当然,这个钻井施工后上交的一份漂亮答卷,只是该中心实施众多地质矿产调查评价和油气战略选区等专项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该中心共部署钻井17口,目前完钻10口、在钻4口,均取得良好进展,其中在4个地区的5口井取得重要发现和突破。除了上述的柴页1井取得“第一把火”外,他们在青海木里盆地完钻的DK9孔,首次在祁连山地区侏罗系地层发现8米厚油层,DK10孔发现了重要天然气;在新疆博格达山北麓正钻的JZK1井,首次在准噶尔盆地南缘山前二叠系芦草沟组钻获重油;在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完钻的黄探1井首次在三叠系延长组长9层组发现页岩气富集层段……

  “油气勘探的这‘几把火’不仅证实了我国新区、新层系、新领域、新类型油气找矿的巨大潜力,也同时证明中国地调局新成立的油气中心具备承担国家油气资源战略调查重任的坚强能力。”在记者采访过程中,该中心相关负责同志自豪地表示。

  永不服输 力求“新视野”

  如果说“气势如虹”说的是柴页1井的顺利实施,那么“永不服输”则是他们开展的冀元1井钻探的代名词。

  这一标志拉开北方古老地层油气勘查序幕的油气井,位于承德地区宽城洼陷东部的喇叭沟圈闭构造高部位,地层古老,构造复杂,目的层系为中新元古界蓟县系,是目前油气勘探最古老地层,设计井深2800米,于今年8月14日正式开钻。

  向“最古老”迈出的每一步,油气调查人都必须要对岩性和层位判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而在这当中,井漏是最让人头疼的问题。

  施工初期,一切都很顺利。但钻进到近1400米时,井漏还是发生了。现场技术人员分别采用了黏土掺堵漏剂、高浓度堵漏泥浆、狄塞尔掺水泥、水泥加膨胀堵漏材料等多次进行堵漏,施展近一个月,都没能取得明显效果。

  针对这一情况,油气中心组织邀请了中原油田研究院及北京探矿工程研究所等多名钻井工程、堵漏专家对这一情况进行分析与讨论,提出了先堵漏固井、后采用充气钻钻进方案。根据专家的意见,中石化中原油田钻井工程院经过试验,研制出一种具有抗水性能的新型乳液,经多层隔离段塞,终于将漏层堵住。

  之后,井漏现象虽仍有发生,但都被工作人员一一破解。

  “是大家这种永不服输的精神让钻头继续向着目标层挺进。”该中心主任叶建良在记者采访时表示,撇开地质发现不谈,仅从工程技术来说,“冀元1井”也取得了不小突破。

  “该井的钻探,将揭开中新元古界油气勘查的新篇章,开拓我国油气勘探新领域。”该中心总工室主任张家强介绍,如果能取得油气勘探突破,将发现我国最古老的产油气层系,发现我国最古老的油田,还将打开我国油气勘查工作的新视野。

  当然,力求打开新视野的不仅仅一个“柴页1井”。

  在新疆塔里木盆地西北缘柯坪一个空白区,2013年,他们部署了3200米深石油预探井“柯坪1井”,目的是突破下古生界油气。目前井场已建,明年转暖后开钻。

  在内蒙古东部突泉一油气矿权空白区,该中心部署了2000米参数井——“突参1井”,目的是探索上古生界,实行油气、页岩气兼探,目前已完成一开,明年接着钻。

  在湖南西北地区一油气矿权空白区,该中心正在开展石门-慈利地区寒武系牛蹄塘组页岩气调查,将部署2800米页岩气探井“慈页1井”,目的是在这一区域开辟页岩气新领域。

  “我们的工作就是力求油气勘探的新视野,通过我们的工作拉动石油企业进入勘探。”叶建良笑着介绍,目前多个钻探工作已经受到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等单位的密切关注,并已在部分地区进驻开展工作。

  树立示范 打造“标准化”

  柴页1井是中国地质调查局实施的第一口页岩气井,这就要求各项工作基础都比较薄弱的油气中心还要肩负起新的使命,构建科学、高效、安全、和谐的标准化建设平台。

  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李金发今年在考察柴页1井时对该井野外基地的标准化建设赞赏有加。他提出:“我们要把每一口井做成一个标杆和示范,要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形成一套管理方法的标准体系,继续完善硬件设施,要摸索出一套系统的标准。”

  这样的标准和示范在该中心每个井场的野外基地都能感受到。在冀元1井的现场,记者看到,野外基地遵循钻井施工规范要求,将住宿区与井场分开,保证了一定的安全距离,将集装箱式营房独立围成一个院子,内设电子照明系统、供暖系统、热水系统、安全消防系统等。

  当然,做好野外基地的标准化建设,其目的不是为了追求标准化的形式,而是为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先进的硬件设施和生活保障,凝聚一支有战斗力的队伍。而这些,正是这支队伍能克服重重困难、在油气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的坚实基础。

  记者采访时一直在思量: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坚持“四新”的职能,必将能不断打开油气勘探的新视野;而他们坚持的“四性”定位,必将带动社会资金更多的投入到这一领域,带动这一领域的重大突破。他们气势如虹的“老兵”状态、永不服输的精神、打造行业示范的决心不正是这一切工作强有力的保障吗?

  如今,柴页1井钻探已经取得成功,经专家的部署论证,页岩气压裂试产工程将在明年春暖后实施;冀元1井的施工现场,正呈现出一幅热火朝天的景象,一步步朝着理想与目标奋进;与此同时,设计成多个“火焰”的油气中心的标识正在祖国的大江南北迎风飘扬。

  这,正是这支队伍的激情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