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界位置以及纱帽组上部砂岩的时代问题,开展了高分辨率几丁虫生物地层学、相关年代地层单位界线层型剖面几丁虫序列及其与相关笔石或牙形石带的精细对比研究。项目组完成《宜昌地区志留系几丁虫与标准剖面数字化》研究报告1 份,发表论文 10 篇(其中 SCI 论文 5 篇),出版专著 1......
年代地层格架,将震旦系划分为两统六阶,确定了各阶的特征,并为各阶候选层型剖面提供了重要资料。 4.丰富了奥陶系牙形石化石带,提高了金钉子剖面分布区生物地层和年代地层划分对比精度。对奥陶系、志留系的腕足动物、几丁虫、笔石等生物门类进行了系统研究,划分了生......
行了层序地层调查研究。二是在奥陶系益阳阶中识别出牙形石Triangulodus bifidus带、Serratognathus diversus带;在上二叠统划分出3个牙形石带:Clarkina wangi带、 C. changxingensis带、C. yini带。三是在纱帽组生物屑灰岩和写经寺组泥质条带灰岩中分别获得早志留世和晚泥盆世牙形......
12个特殊岩性层和1个第四系地层单位;二是在奥陶系、二叠系、三叠系等重要层位系统采集了古生物化石样品,其中在晚二叠世建立了3个牙形石带:Neogondollena. wangi带,N.changxingensis带,N. yini带;三是对龙马溪组、孤峰组、下窑组—大冶组开展了年代地层学调查工作,分别获得......
通体浮现着约两寸长洁白如雪的毛刺,密密扎扎地像绒一样晶莹剔透,银白耀眼,美丽动人。另外洞内还有粗状高大的石笋、石柱,典型的石旗、石带,晶莹的鹅管、闪烁发光的石瀑布、洁白无暇的石柱、石毛、石花等。银狐洞虽然洞体单一,但洞内沉积的微型景观丰富多彩,有其自己的特色,......
和信息。终于,田敬佺和地质队员在一条叫“阿尔宰来库乃”的沟里,沿沟上追几百米后,在接近雪线的地方找到了一块磁铁矿“转石”。一块转石带来找矿的巨大转折。沿此“转石”继续向上追索,副技术负责张永平发现了第一处铁矿露头,接着,其他地质队员先后追索发现十余处铁矿露头。......
制周边交通,根据监测数据,经评估风险可控后,群众方可返回居住;二是建议开展隐患排查和分析评估。排查建房切坡、自然高陡边坡、危岩落石带等容易存在风险隐患的重要地段和重点部位,对存在地质灾害隐患风险及时采取有效防护和处置措施。 据悉,该滑坡发现及时,提前预警,处......
了图面内容,提高了调查精度。第二,对区内上二叠统至下三叠统及P/T界线层,进行了详细的多重地层划分对比。自下而上初步建立了四个牙形石带:Neogondolella wangi带,Neogondolella changxingensis带,Neogondolella yini带和Hindeodus parvus带;将黄泥塘生物礁时代限定为晚二叠......
获得了锆石U-Pb年龄(257.0±2.8Ma~257.8±2.7Ma)。对二叠纪长兴组、P/T界线进行了岩石地层、生物地层、事件地层研究,共建立了四个牙形石带,P/T年代地层标准化石Hindeodus parvus首现于微生物岩中,获得了P/T界线之上粘土岩的锆石U-Pb年龄(251.6±2.7Ma~251.6±3.1Ma)。 &......
层划分对比,系统建立了测区岩石地层序列和地层年代格架。通过对多条奥陶纪地层剖面的详细测制,基本建立了测区中/下奥陶统界线地层的牙形石带序列,从多重地层角度实现了与三峡黄花场国际金钉子剖面的对比。在奥陶/志留系界线处新发现界线粘土层,为奥陶/志留纪界线的事件地层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