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地调要闻

“湖北1:5万分乡等四市区调”成果报告通过评审验收

来源:武汉地调中心 作者:彭中勤 发布时间:2011-06-15

   武汉地调中心承担的“湖北1:5万分乡、莲沱、三斗坪、宜昌市幅区调”项目成果报告近日通过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的专家验收,综合质量评级为良好级,其中分乡场幅获优秀。专家组评审认为,区域地质调查报告章节齐全、资料扎实、有新认识新进展,较好地完成了设计工作量。一致同意通过评审。

   项目始于2007年,2010年8月完成野外验收,经过4年多野外调查和室内资料综合整理、完善与总结,完成了全套数字区域地质调查资料,按计划圆满完成了任务书、设计书规定的各项野外调查任务和设计工作量,取得了如下成果:

   1.重新厘定了调查区地层序列,修订了部分岩石地层单位的含义,系统划分了组级和段级填图单位,完善了调查区地层多重划分与对比序列。

   2.在调查区震旦系发现宏观藻类、蠕虫类、管状动物化石,在奥陶系发现了最古老的海胆化石,在上泥盆统发现鱼类化石,在白垩系五龙组中发现古脊椎(恐龙)动物化石碎片等,为调查区的地质时代确定、生物地层对比提供了重要依据。

   3.通过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化学地层、层序地层和事件地层的综合研究,厘定和完善了震旦系内部年代地层格架,将震旦系划分为两统六阶,确定了各阶的特征,并为各阶候选层型剖面提供了重要资料。

   4.丰富了奥陶系牙形石化石带,提高了金钉子剖面分布区生物地层和年代地层划分对比精度。对奥陶系、志留系的腕足动物、几丁虫、笔石等生物门类进行了系统研究,划分了生物群落、亚群落,为生物与环境协同演化提供了重要依据;全面提高测区地层多重地层划分对比精度,并建立台地相区地层划分对比系统。

   5.从黄陵系列中识别出茅坪沱侵入体;在原大坪单元中识别出基性岩、超基性岩;通过对侵入体锆石SHRIMP测年,新获得835-862Ma年龄值,为研究黄陵地区新元古代的岩浆事件及构造背景提供了依据。

   6.在太平溪茶场新发现铜(金)矿化点一处,提供了找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