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成果快讯

湖北1∶5万汪家营、黄泥塘幅获优秀

来源:武汉地调中心 作者:李珉 发布时间:2012-08-15
    2012年8月10日,武汉地质调查中心承担的“湖北1∶5万汪家营、利川市、忠路、黄泥塘幅区域地质调查”项目通过了中国地质调查局基础部组织的成果验收,1∶5万汪家营幅、黄泥塘幅获优秀,1∶5万利川市幅、忠路幅获良好。

    项目历时三年,完成1∶5万区域地质调查总面积1768平方千米。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首先,系统厘定了调查区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和层序地层序列,建立完善了多重地层划分对比系统。在组级岩石地层单位划分基础上,系统划分了非正式填图单位(特殊岩性层)。新发现晚白垩世地层。丰富了图面内容,提高了调查精度。第二,对区内上二叠统至下三叠统及P/T界线层,进行了详细的多重地层划分对比。自下而上初步建立了四个牙形石带:Neogondolella wangi带,Neogondolella changxingensis带,Neogondolella yini带和Hindeodus parvus带;将黄泥塘生物礁时代限定为晚二叠世长兴期;首次在利川地区P/T界线层发现微生物岩,并在其中获得P/T界线标准化石Hindeodus parvus;在P/T界线之上粘土岩中获得251.6±2.7Ma~251.6±3.1Ma锆石U-Pb年龄。第三,对上二叠统吴家坪组硅质岩进行了岩石学、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认为是火山与生物复合成因所致。并在其粘土岩夹层中获得257.0±2.8Ma~257.8±2.7Ma锆石U-Pb年龄。

    此外,基本查明了调查区主要构造形迹、活动期次及力学性质。对褶皱叠加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断层滑动数据反演古应力,获得了调查区侏罗纪以来五期构造应力场作用。对区内重要的不整合面进行了详细调查。在第四纪沉积物调查的基础上,对高海拔砾石层、南瓦厂湖相-河流相沉积组合、利川山间盆地沉积等进行了系统采样和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