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8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09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1. 走进百年地质图艺展,领略地质与艺术“跨界之美”

    00万构造图。该图件被地学界公认为对亚洲地质构造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是亚洲构造研究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典著作。由李廷栋、李春昱和王鸿祯主编的1:500万《亚洲地质图》,以及由耿树方负责主编的1:400万《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图》,在参加第25届国际地质大会展览会时引起巨大轰动......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1608/t20160823_375840.html    发布时间:2016.08.23 09:06:00
  2. 院士金翔龙:六十余载海底勘探路

    国海洋科学研究仅限于生物学,海洋地质科学仍是一块空白。因此,在海洋科学领域,金翔龙没有可借鉴的经验。经过一番思考,他回到母校求教王鸿祯老师。王鸿祯写了一封信,让他去北京饭店找正在参加中科院学部会议的童第周(时任科学院生物学部主任)和曾呈奎(专事海洋生物学研究)。......

    https://www.cgs.gov.cn/gzdt/dzhy/202008/t20200804_644709.html    发布时间:2020.08.04 09:57:00
  3. 留住地球科学的“根”

    解地球谜团的密码。也正因为如此,将岩矿化石标本资源整合共享,成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众多院士专家的愿望。   1999年,在杨遵仪、王鸿祯、郝诒纯、翟裕生、莫宣学、叶大年、茅绍智等一批院士和老教授的倡导下,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牵头、原校长吴淦国教授负责,何明跃教授具......

    https://www.cgs.gov.cn/gzdt/dzhy/201907/t20190709_486940.html    发布时间:2019.07.09 11:03:00
  4. 走进百年地质图艺展,领略地质与艺术“跨界之美”

    00万构造图。该图件被地学界公认为对亚洲地质构造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是亚洲构造研究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典著作。由李廷栋、李春昱和王鸿祯主编的1:500万《亚洲地质图》,以及由耿树方负责主编的1:400万《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图》,在参加第25届国际地质大会展览会时引起巨大轰动......

    https://www.cgs.gov.cn/ddztt/cgs100/mtbb/201610/t20161022_414375.html    发布时间:2016.08.23 20:38:00
  5. 躬耕不辍勇攀科技高峰

    基金2o12年度颁奖大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行。中科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翟裕生教授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这是继王鸿祯、杨遵仪、郝诒纯、杨起四位院士之后,中国地质大学第5次获得何梁何利基金奖励。   11月12日,地大(北京)隆重举行了祝贺翟裕生院士荣获......

    https://www.cgs.gov.cn/gzdt/dzhy/201603/t20160309_284663.html    发布时间:2012.11.15 10:35:28
  6. 百年事业记一书

    右一)和德国学者梭尔格(前排左一)在河北地质调查期间与当地官员合影。 张尔平 供图1973年,亚洲地质图编图组讨论。由李廷栋、李春昱和王鸿祯负责的《亚洲地质图》于1975年出版。张尔平 供图  中国地质调查事业从艰难穿越沟壑的涓涓细流,发展到今天的波澜壮阔,可谓天翻地覆。望......

    https://www.cgs.gov.cn/gzdt/dzhy/201603/t20160309_286235.html    发布时间:2013.12.27 09:51:39
  7. 高扬的旗帜

    发给奖章和奖状,荣誉奖不占原3类奖分配名额。在第四次颁奖会上,委员会提出对为我国地质科研事业和教育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程裕淇院士和王鸿祯院士颁发特别奖。  到了2007年,李四光地质科学奖的捐资达到2000多万元,委员会向民政部申请注册成立了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基金会。  李四......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1603/t20160309_304009.html    发布时间:2015.12.29 10:12:01
  8. 他,就是一座高原

    从事地质科技管理的官员经历,因此,他的思维更加宏观,也更了解中国地质科学发展的短板。“目前,我国有几个像李四光、黄汲清、马杏垣、王鸿祯那样的大科学家?”这不是质问,而是呼唤,呼唤更多人倾注更多的思考,追寻其中的缘由。  李廷栋说,我们是地质大国,但并非地质强国,......

    https://www.cgs.gov.cn/xwl/kxjs/201603/t20160309_295685.html    发布时间:2015.01.07 11:1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