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警,遇有突发情况及时果断组织转移避险,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要未雨绸缪,做好重点区域、重大工程和薄弱环节查险排险工作,努力减少灾害损失。要统筹做好受旱地区抗旱减灾,精准调配抗旱水源,保障作物灌溉用水,确保群众饮水安全。 会议指出,要科学严谨、实事求是做好自然灾......
得住。《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明确指出,“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把“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的工作理念贯穿地质灾害防治全过程。 实现主动防治的第一步就是找到“隐患在哪里”,其中遥感综合识别技术功不可......
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从近年的重大自然灾害和安全事故中举一反三,增设“蓄滞洪区和城镇开发边界重叠面积”指标,引导城镇科学布局,减少灾害损失;增设“城区范围及周边20公里农用地面积”指标,引导在城市近郊加强“米袋子”“菜篮子”等基地建设,提高疫情等极端条件下粮食自给能力......
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地质灾害损失为目标,以健全完善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综合治理、应急防治四大体系为核心任务,充分依靠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加强统筹协调,提高防治效......
系建设过渡;从更多由政府包揽向政府主导与社会责任相结合的机制过渡;从政府“顶层主导、层层推动”向严格落实分级责任制度过渡;从降低灾害损失向降低灾害风险过渡。根据上述总体思路,确立我国气象灾害防御制度的基本法律框架,重点对我国气象灾害防御组织体系、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和......
质调查局充分发挥遥感快速、动态的优势,第一时间开展应急监测。遥感快速调查的成果,也在第一时间成为国家指挥抢险救灾、评估灾情、降低灾害损失和灾后隐患治理与家园重建的基础资料和决策依据。 “地质工作已渗透到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全国多目标......
各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明确各级政府和各相关部门、社会各阶层以及公民在地质灾害防治方面的职责、权利和义务,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损失。2003年11月19日国务院第29次常务会议通过了《地质灾害防治条例》,2003年11月24日温家宝总理签发国务院第394号令,予以公布,自2004年3......
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以往地质灾害调查工作相比,全国第一次地质灾害风险普查进一步突出“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的工作理念,重在关注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所造成的风险调查和评估。 通过编制全流程技术标准,从顶层设计角度......
8度及以上的地区。 (五)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是指未来5至10年内存在发生破坏性地震危险或者受破坏性地震影响,可能造成严重的地震灾害损失的地区和城市。 第五十条 抢险救灾及其他临时性建设工程不适用本条例。 军事建设工程的抗震管理,中央军事委员会另有规定的,适用......
水利工程堤防严密巡查和除险。做好交通设施应急预案。防范城市内涝和泥石流等次生灾害。 三要加强气象监测预警,做足防范异常天气可能导致灾害的各项准备,该避险的避险、该撤离的撤离,防患于未然。 “最大限度保障群众安全、减少灾害损失,确保安全度汛。”李克强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