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这一科研成果,美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实验岩石学家瓦森评价:“不仅是一创新性的贡献,还是后续研究的榜样。”《变质地质学》期刊前主编布朗教授在庆祝美国地质学会成立125周年和皇家地质学会成立200周年的有关花岗岩研究进展的评述中,亦将其列为当时国际花岗岩研究的重要进展之......
一副总理舒瓦洛夫如此评价。 三 “一个稳定繁荣的中国对世界的作用从未像今天这样重要。”英国伦敦国王学院中国研究院院长克里·布朗的话代表了世界上的一种声音。 放眼世界,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等,成为摆在全人类面前的严峻挑战。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
“中国共产党让中国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在国际舞台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关注中共十九大的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克里·布朗近日表示,中共十九大将对全球都产生影响。 伟大斗争仍在进行,伟大工程仍在建设,伟大事业仍需推进,伟大梦想仍未实现。 “发展......
维滕贝格大学邀请,6月27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中国地质科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严光生率团访问了该校。副校长麦克∙布朗出席欢迎仪式并致欢迎辞。 访问期间,双方开展了三维地质建模的专题研讨。我方人员以上海市为例做了三维地质建模与信息管理的报告,哈......
84块,为我国天体化学及陨石学的研究做出了贡献;通过与澳大利亚南极局合作,刘晓春研究员率队独立对远离中国科考基地的北查尔斯王子山和布朗山等地开展地质考察,获得丰富的科学样品,扩大了中国南极考察的国际影响;通过与美国地质学会和智利极地研究所合作,极地团队在赵越研究......
发,到2015年2月7日返回北京,我们北查尔斯王子山考察队的南极科考共持续了58天,其中野外工作时间约20天。期间,我们在北查尔斯王子山、布朗山、西福尔丘陵和温德米尔群岛等多个地区开展了工作,共采集各类样品406件,重量约1000公斤,这对于我们科学认识东南极地区格林维尔期地质......
“大洋钻探计划”ODP184航次,其主题是“东亚季风演变史在南海的记录及其全球气候意义”,由汪品先院士和海洋古季风研究的国际权威、美国布朗大学W. Prell 教授担任首席科学家,旨在通过连续的深海沉积来研究东亚季风的演变历史,追溯气候变化与地质构造运动的关系。第二个航次为20......
和青藏高原深地震反射剖面可行性试验”协议,中方由中国地质科学院科学家赵文津签字,美方由锡拉丘兹大学多尔·内尔森、康奈尔大学拉里·布朗教授和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郭宗汾3人签字。该项目也称“国际喜马拉雅和青藏高原深剖面及综合研究”,英文简称INDEPTH。该项目总体研究目标是......
锡矿勘查区,项目部副总经理苏航和项目组长韦文彪、陶志华告诉笔者,项目部40多个人,全都是“80后”、“90后”,汉、满、壮、彝、哈尼、布朗、蒙古族兄弟工作生活在一起,亲如一家。工作区离住地20多公里,大伙早顶星星出,夜披暮霭归,还常常遇到毒蛇、蚂蟥之类的侵袭,哪一天都......
态;未来月球与行星探测计划。 王阿莲请来了国际一流的行星科学家,来自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美国地调局(USGS)、华盛顿大学、布朗大学、圣母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7位工作在国际行星科学研究领域前沿的专家,带来了14个课题的学术报告。几位原计划参会的美国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