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83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2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1. 我国新增两处世界地质公园

    世界最大的侏罗纪单体恐龙化石墙,串联了亚洲侏罗纪恐龙的演化历程,填补了世界恐龙演化序列空白,具有重要的国际意义。云阳兼有龙缸天坑喀斯特地貌、大灵猫小灵猫等珍稀生物资源,也是云阳掌突蟾新物种栖息地,更与张飞庙、磐石城等历史文化遗产和土家族民俗文化深度交织,形成全球......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2504/t20250411_784832.html    发布时间:2025.04.11 12:55:00
  2. 解译“中国天眼”的地质密码

    前所未有的机遇。其研制和建设体现了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了我国相关装置由跟踪模仿到集成创新的跨越;拥有3项自主创新:利用贵州天然喀斯特巨型洼地作为望远镜台址,自主发明主动变形反射面,自主提出轻型索拖动馈源支撑系统和并联机器人;研发了高强度高精度大跨度索网结构,高性......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1709/t20170926_440447.html    发布时间:2017.09.26 08:38:00
  3. 地质科技助力“中国天眼”

    住自己的腰,一边披荆斩棘砍掉杂草,一边气喘吁吁地探路前进,度过了一段惊心动魄的探险之旅。   条件虽艰苦无怨无悔。FAST项目区属于喀斯特地貌,这里没有水,要从3公里以外高差800米的地方抽送。这里有电,但经常停电且电压低,很多电器都无法使用,就连灯泡也像哭红的眼。因FAS......

    https://www.cgs.gov.cn/xwl/kxjs/201610/t20161013_408526.html    发布时间:2016.10.13 09:50:00
  4. 第33届国际地理大会岩溶考察专线顺利完成

    提出的“全球岩溶动力系统的资源环境效应”国际大科学计划建议进行了介绍。   此外,专家团还在桂林考察了毛村野外试验基地,漓江流域喀斯特自然遗产地核心区。在昆明参观了石林博物馆,石林世界自然遗产地/世界地质公园,尚未开发的“野石林”,以及宜良县九乡风景区。   8月30......

    https://www.cgs.gov.cn/xwl/gjhz/201609/t20160909_395982.html    发布时间:2016.09.09 08:27:00
  5. 地质科学让你的生活更有内涵

    bsp;岩溶及洞穴科学传播专家团队将有计划地开展岩溶洞穴科普活动,首席专家蒋忠诚教授曾接受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专访,录制了《重庆金佛山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的特点及其成因》专题节目。该团队在助力我国南方喀斯特二期成功申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蒋忠诚教授长期从事岩溶区水土资源......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1606/t20160628_334660.html    发布时间:2016.04.19 10:51:02
  6. 岩溶专家献策东盟地质环境保护

    来在这方面能进一步探讨与合作。  张发旺在报告中指出,中国—东盟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面临许多地质环境问题,比如多山地、高原,喀斯特地形发育;区域上旱涝交替,很多国家或区域缺乏稳定的供水水源;崩滑流、岩溶塌陷、地面沉降问题等地质灾害频发;砷污染、海水入侵、土壤盐......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1603/t20160309_303549.html    发布时间:2015.10.15 09:47:16
  7. 应对重要岩溶石峰定期排查

    介绍,我国西南岩溶区面积50万平方千米,为世界上最大的成片岩溶区。峰林岩溶是南方岩溶区重要的岩溶地貌形态,被国外学者称之为“中国式喀斯特”,约占西南岩溶区总面积的8.5%。在基本平坦的地面上,岩溶孤峰平地拔起,峰体相对高差100米~200米,四周通常为悬崖峭壁。峰林岩溶区特殊......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1603/t20160309_300801.html    发布时间:2015.04.01 10:03:18
  8. 提升我国岩溶水文地质国际影响力

    多交流、多合作。   谈起岩溶水文地质学和洞穴研究的成果,以及其为社会经济建设作出的重要贡献,袁道先如数家珍——2008年中国南方喀斯特以捆绑式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地成功,这是政府、洞穴专家、岩溶地质工作者共同努力的结果;在近年的南方抗旱找水、重大工程建设选址、煤矿突水......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1603/t20160309_281039.html    发布时间:2012.12.10 10:43:12
  9. 科技创新助力国土资源工作

    踪的甚微弱信号放大,同一线圈实现大功率发射与弱信号接收,适用于多个含水层的反演及解释等多个技术难题。在堤坝渗漏、隧道涌水、红层和喀斯特地区找水效果突出。本项目由吉林大学、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和北京科创海光仪器公司完成。     华北作物布......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1603/t20160309_277479.html    发布时间:2011.01.21 12:42:50
  10. 一条红线维系“国之大者”——2022年自然资源工作系列述评之耕地保护篇

    强自家的4亩地,一年可收2000斤玉米和4000斤稻谷。好田好土是庄稼人的命根子,但重庆大山里到处散布着零星的“巴掌田”,作为渝东南典型喀斯特区域的石柱县,更是如此。对此,重庆采取“化零为整”的方式,将零散、低效、废弃的地块适度集中,建成规模化的连片水稻种植基地,吸引了不......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2301/t20230103_722309.html    发布时间:2023.01.03 13:01:00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