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坛主题 以OCCUS推动海洋新质生产力发展 二、主办、承办及协办单位 主办单位: 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全国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 中国太平洋学会 承办单位: 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协办单位: 崂山实验室 鹭江创新实验室 海......
塑水环所现代化科技创新体系,抢占水工环战略科技制高点。 交流会期间,香港大学教授焦赳赳、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研究员蔡峰、厦门大学教授陈能汪、长安大学教授王文科、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研究员王贵玲等,分别围绕海岸带水文地质研究、海滩修复理论与实践......
船长蓝明华对海上课堂很重视。 在大洋32航次结束科考任务返航途中的海上课堂里,来自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万里学院、厦门大学等单位的科研人员将大家带进了深海世界、带进了南极、带进了北极、带进了海洋微生物的生态圈里。 来自广海局的邓希光博......
期由清华大学承担的宁波市环境承载力研究,从资源供给能力、环境纳污能力、人类支持能力3个角度来量化环境承载力,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厦门大学对厦门海岸带也做了生态安全压力分析。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综合度更高,相应的难度也更大。对此,中国地质调查局在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
航段担任“海洋六号”船长。 本航次,将有中国地调局、广海局、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第一海洋研究所、第三海洋研究所,青岛所、厦门大学、中山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长沙矿山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杭州宇控机电工程有限公司等参加。整个航次的参航人员约130人。 为宣传我国深......
组织举办了2015年大洋科考航次航前教育与海上基本安全培训。来自中国地质调查局、广海局、青岛所、国家海洋局相关单位、长沙矿山研究院、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国土资源报社等12家单位的100余名参航及后备人员参加了培训。 本次培训针对未持有海上基本安全合格证的参航人员进行了海上......
加本航次海上工作的人员有75人(次),分别来自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国家海洋局海洋二所、三所、一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北京先驱公司,厦门大学等单位,新华社广东分社、中国国土资源报社等新闻单位专门派出记者随船全程报道。中国国土资源报社已连续两年分别派出3名记者随船科考,并......
家组成。 “海洋六号”船2012年6月2日赴太平洋执行中国大洋第27航次科学考察任务。来自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家海洋局、厦门大学等9家单位共73人参加。整个航次工作时间约120天,分三个航段进行,主要承担中国载人深潜器“蛟龙”号7000米海试技术保障任务;开展西太平......
日前,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与厦门大学等单位合作,在西北太平洋多金属结核高分辨率地球化学研究方面取得了新进展,研究揭示了多金属结核微层多样性及元素富集过程和机制,成果发表于国际SCI期刊《Minerals》(IF=2.818,JCR二区)。 海洋水成多金属结核通常是通......
放促改革,将是四大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鲜明特征。通过进一步扩大开放,用市场机制、国际惯例来倒逼传统管理体制机制。“设立自贸试验区更像一种压力测试,相关改革举措放在这个框架下尝试,并以此倒逼简政放权、机关效能建设等行政体制改革加快步伐。”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李文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