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119天,航行1.2万海里,“海洋六号”船圆满完成中国大洋第27航次任务。9月28日,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大洋协会在广州隆重举行欢迎仪式,用富有地方特色的醒狮队表演迎接凯旋的科考队员。 陈惠玲摄
9月28日上午10时,中国科学考察船“海洋六号”顺利完成大洋第27航次科考任务,从西太平洋胜利返抵广州,以丰硕的科考成果向新中国六十三周年华诞和党的十八大献上一份来自深海大洋的厚礼!国家海洋局、中国大洋协会、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广州海洋地质专用码头举行欢迎仪式,迎接凯旋的“海洋六号”船。
“海洋六号”船于6月2日起航,整个航次历时119天,航行1.2万海里,共分三个航段。全体科考队员经受了8个热带气旋的袭扰,克服了作业海区海况差、远离祖国大陆等困难,出色完成了为中国载人潜水器“蛟龙”号7000米级海试的技术保障和警戒护航、特定海区海山富钴结壳和富钴结核资源调查及调查区环境与生物资源调查等三大任务。
中国大洋科学考察第27航次由中国大洋协会组织,在中国地质调查局领导下,由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具体实施,航次实行临时党委领导下的首席科学家负责制。参加本航次海上工作的人员有75人(次),分别来自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国家海洋局海洋二所、三所、一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北京先驱公司,厦门大学等单位,新华社广东分社、中国国土资源报社等新闻单位专门派出记者随船全程报道。中国国土资源报社已连续两年分别派出3名记者随船科考,并专门开设了“走向深海大洋”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