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空间,任何国家不能幸免。反映全球变化的“地球临界(关键)带(CrItIca1Zone)”(2001年),指岩石圈浅部的近地表环境,与水圈、大气圈、生物圈交会并相互作用的异质性区带。美国已设10个观(监)测站(CZO),我国刚刚起步(宁波鄞州城市-城郊关键带,2016年)。 2.国土......
20000个地球化学基准点76个化学元素基准数据;二是建立中国关键带地球化学观测网,长期观测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在岩石圈、水圈、土壤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的循环;三是开展“一带一路”地球化学填图,圈定铀、金、铜、稀土等矿产资源远景区;四是基于全球地球化学基准值,估算全球资源总......
土空间规划与用途管制以及自然资源综合管理工作;二是以地球系统科学为指导,地上与地下系统化考虑,加强岩石圈、土壤圈、水圈、生物圈和大气圈等多圈层交互作用的地球关键带综合调查研究;三是应用星载-航空-无人机相协同的对地观测技术和地面调查技术、分析测试技术、大数据技术,......
一个生命共同体,深入浅出的阐释了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人文理念。我们就是要以地球系统科学为指导,将岩石圈、土壤圈、水圈、生物圈和大气圈有机联系起来,互为因果,研究具体问题和整体问题,解决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和资源枯竭问题,以及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改变和修复问题。70年前......
是互相影响的“多圈层”国土。1760年英国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各国累计开采、消费了3万多亿吨(以标煤计)化石能源,近250年间从地球岩石圈向大气圈释放出数以万亿吨计的CO2(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也贡献了>30%的份额),扰乱了地球各圈层之间的平衡,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同时,还要看到海洋-......
北部复杂浅水区,共进行了60多条测线调查,获得大量地质调查数据和影像资料,调查效率显著提升。 “海岸带是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和大气圈相互作用的交汇地带,调查中需要海陆交接处的各类数据无缝对接。我们传统作业方式是利用小船搭载各类地质调查设备,多名调查人员需要随船或......
键带地球化学观测网。选择世界主要大河入海口三角洲或内流河汇水盆地,设置2000个监测点,持续记录化学元素在岩石圈-土壤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之间的循环和变化,提供全球环境变化、模型建立及人为活动注入量实证性数据。 建立基于互联网的“化学地球”平台,提供全球地球化学大......
环在中国地质碳循环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为人为增加碳汇提供技术途径 在地质学家看来,地球上的碳元素分别以不同的形态分布于地球表层的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和岩石圈系统中。碳循环就是发生在四个圈层之间碳元素的相互转换、运移的过程。在四个圈层中,岩石圈是最大的碳库,其中的......
学的过往,袁道先感慨万千。他说,20年来,岩溶科学经历了革命性的发展——在学术理念上,引入了地球系统科学,将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等各圈层联系起来研究,推动了学科向纵深发展;在研究领域拓展上,岩溶作用由于有CO2的介入,岩溶和洞穴都在全球气候变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的专家学者与会,展示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反映出的区域和局部地球化学异常,探讨元素在地球系统(包括岩石圈,土壤圈,水圈,生物圈和大气圈)的分布与分配规律、异常特征及其对生态系统产生的影响,研究元素成因来源及其在生态地球化学系统迁移途径、转化规律及作用机理等,预测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