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11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1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根据《中共物化探所党委关于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实施方案》总体部署和所年度项目质量检查工作安排,2019年7月10-12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相关负责人带队,赴地质调查二级项目“松辽盆地中南部地球物理调查”在大庆市周边的野外一线,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调研活动和野外综合检查。项目负责人、野外一线业务人员、技术专家等1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调研组代表所党委对野外一线同志们表达了慰问,传达了所党委关于开展本次主题教育活动的总体部署,要求全体党员在思想上重视、在行动上落实,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地质学业务知识支撑能源、矿产、水等资源安全保障,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为国分忧、为民解难。

    物化探所相关负责人在座谈会上分享了感想和体会,引起了与会人员的共鸣:成立7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充分印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正确性,是坚定“四个自信”的底气和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攻坚克难。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党员干部是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组织者、实践者,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才能忠心为民,才能站得稳、行得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每个党员要以身作则,由己及人实现个人、父母、子女、亲友、同事、同胞共同富裕的美好生活,播散爱心、表达关怀、互帮互助、协同合作,建立和谐社会、和谐家庭、和谐人际关系。

    围绕“地球物理基础调查支撑服务能源勘查和开发,服务能源资源安全”专题调研内容,结合项目年度工作,大家进行了深入交流。历时半年攻关,该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系统收集了松辽盆地以往地质、重磁、地震、电磁、钻孔等原始资料;二是有力支撑了下扬子页岩气和北方新区新层系地质调查井位优选;三是利用自主研发的全区多源电磁探测系统在下扬子页岩气有利区开展了应用示范;四是梳理了影响火山岩盆地地震探测数据处理的六大因素,在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进展;五是初步建成了基于地质云的区域地球物理数据处理平台。

    调研组充分肯定了项目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工程项目的实施凝聚了多个部门、多个团队、多位人员的辛勤努力,围绕项目总体目标,大家凝心聚力,发挥了所管理层的引导性、职能部门的支撑性、业务部门和项目骨干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今后需继续保持与发扬。项目组就野外临时用车用工手续、聘用技术人员标准、所外资料收集共享等方面遇到的问题提出了意见与建议。

    调研组对项目组提出的问题非常重视,积极讨论寻求解决对策,对于暂时解决不了的问题,将尽快梳理汇总,形成调研报告,汇报主题教育领导小组,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必要时通过所长办公会研究,将调研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具体行动和措施,努力为一线地质工作者办实事、解难题,为推动项目顺利实施保驾护航。

    调研组还检查了项目质量、安全、保密和廉政情况,查阅了相关资料,并赴野外现场抽查了大地电磁测深点。经讨论,认为该项目野外工作部署合理、阶段成果显著、质量管理体系有效、安全保密措施得当、廉政工作落实到位,野外综合检查评定等级为优秀。

    物化探所深入项目野外一线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20181211-12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标准物质研制与分析质量监控中心组织专家对物化探所分析测试研究中心承担的珠江下游典型地区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浙江省衢州市江山等地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集中连片贫困区富硒地块清单调查不同成土母质区土壤重金属风险评价与成果集成四个项目2017年样品的分析数据进行了评审验收。专家组由来自湖北省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和山西省岩矿测试研究所的专家组成。

    验收会听取了分析测试研究中心对四个项目样品分析情况的质量总结汇报及项目负责部门代表的分析数据应用成图效果介绍,专家组抽查了分析原始记录、相关图表,统计计算了外部监控样品的质量参数,按照有关规范要求对四个项目样品分析质量进行了评审和验收。

    专家组认为物化探所分析测试研究中心承担的四个项目样品的分析测试质量指标达到规范要求,一致同意通过验收。

    2018年,分析测试研究中心以地调局质量提升年为契机,通过改进分析方法,完善内部质量控制流程,严格内部质量控制要求,促进分析质量稳步提升。全年共验收分析数据3次,涉及9个项目、21个分析批、34634件样品(基本样品26961件)、约131万个数据,外部监控样中绝大多数元素的准确度合格率均大于95%(规范要求大于等于90%),三个有评定等级的项目均被评为优秀级,为我所的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及内蒙古黑鹰山地区矿产地质调查等项目提供了支撑。

    2017年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样品分析数据通过专家验...

    9月4-6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矿产资源研究所组织专家在内蒙古东乌旗对子项目“内蒙古东乌旗矿产地质调查及1:5万填图试点”核心业务及委托业务进行野外验收工作。

    资源所、广西大学、内蒙古自治区矿产勘查开发局的有关专家以及资源所相关处室负责同志等共计14人参加验收工作。

    “内蒙古东乌旗矿产地质调查及1:5万填图试点”核心项目由资源所佘宏全负责,委托业务由广西大学蔡明海教授团队负责。项目组通过扎实野外工作结合前人工作资料,详细划分了东乌旗地区的岩石地层单位,厘定了地层层序;基本确定了工作区构造构架;基本确定了岩浆作用时序,结合同位素定年,查明了东乌旗地区主要岩浆活动时序;发现多处矿点,为该区下一步工作提供了可靠的地质资料。项目超额完成了任务书确定的目标,取得较大成果。

    专家组听取了项目负责人对野外工作情况的详细汇报,对相关问题进行了问询和讨论,进行了野外实地检查验收。专家组充分肯定了项目取得的成果并指出存在的一些不足。经讨论,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野外验收,评定等级为优秀级。专家组还代表所工会对项目一线人员进行了慰问。

    专家组听取汇报 

    专家组进行野外实地检查

    野外验收评审会专家组与项目组成员交流意见 

     

     

    资源所赴内蒙开展“内蒙古东乌旗矿产地质调查及1:5万...

    “江苏沿岸滩涂区综合地球物理调查(试点)”二级项目下设的“江苏沿岸滩涂区无人机航磁调查”子项目,于2018年8月底完成1:2.5万高精度无人机航磁测量有效测线2135.5千米,完成总工作量的106.8%。近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察研究所组织专家对子项目进行了野外验收。

    专家组听取了子项目负责人关于野外工作总结的汇报,查阅了重要质量控制点申请批复表和测量工作量统计、磁四阶差分动态噪声统计、数据采集系统质量统计等报告以及飞行任务书、测量工作记录表等原始资料。

    经过对原始资料进行全面评估和检查,验收专家组对项目野外工作完成情况给予高度评价和认可,认为该项目全面完成野外实物工作量,施工规范,原始资料齐全、可靠,质量体系健全,符合子项目设计书和相关规范要求,检查组一致同意该项目的原始资料通过验收,评定等级为优秀。同时,验收专家组对深化航磁数据精细处理、结合已开展地面电磁法和地震资料进行综合地球物理解释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江苏沿岸滩涂区无人机航磁调查项目通过野外验收

    11月1-4日,全国重要地质遗迹调查项目组织专家对华北地区重要地质遗迹调查(山西)委托业务原始资料和工作情况进行了检查,保障了省级地质遗迹调查成果的质量。

    本次检查采取室内翻阅资料和野外核查两部分进行。检查组听取了项目工作汇报,并翻阅了原始记录资料,重点对资料收集的全面性、调查表各项内容记录的准确性和详实性以及工作手图和实际材料图的规范性进行了检查;对王莽岭碳酸盐岩地貌和壶关峡谷地貌类地质遗迹进行了野外核查,主要检查调查表和信息采集表内容填写的准确性和合规性。同时,就具体检查情况与项目组进行当面交流。

    检查组认为,项目组资料收集齐全、野外调查工作扎实、调查表记录较为认真、工作总结及时、已完成的各项工作均经过了自检、互检和抽捡,工作质量较好,一致同意通过原始资料检查,评定等级优秀。同时,就加强调查表内容填写、地质遗迹点界定与评价以及成果综合研究等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本次原始资料检查工作,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明确了下一步工作的重点,进一步加强了环境监测院对委托业务的监督管理工作。

     

    华北地区重要地质遗迹调查子项目完成原始资料检查工...
      2014年12月29日-30日,中国地调局地科院对天津中心承担的“蓟县-沧州地区1:25万区域重力调查”进行了野外验收。专家组听取了项目负责人的汇报,详细审阅了各类原始资料、阶段性成果资料,并对重力及GPS测量计算成果和野外重力测量点进行了抽查。专家一致认为项目完成较好,野外原始资料齐全、数据真实准确,各项质量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保密和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同意通过野外验收,综合得分92分,评定等级为优秀级。

      项目组历时三年(2012年-2014年),完成测区GPS控制网的联建工作;完成重力Ⅱ级基点网联测;完成1:25万重力调查面积21233 km2,重力和GPS测量点各4387个,重力和GPS质检点各219个;第四系大样89块,质检9块;岩石样标本662块,质检69块;其质检率和质检精度均优于规范和设计要求。


    专家验收现场
    蓟县-沧州地区1:25万区域重力调查通过野外验收

    近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华东协调办组织专家赴安徽省黄山市,对中国地质调查局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承担的地质调查二级项目“全国土地质量调查监测与成果集成”开展了质量检查。

    检查组听取了项目组工作汇报,在室内检查了原始资料、综合管理资料和质量管理记录文件,赴野外抽查了安徽黄山歙县-屯溪地区1∶2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采样点位。检查组认为项目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实施方案要求开展各项工作,野外工作质量可靠,原始资料齐全,记录详实、准确;三级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良好;一致同意通过检查,质量检查评定等级为优秀级。

    项目实施以来,初步构建了国家-重点区域-典型地区三级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监测技术体系,有力支撑了全国第二批天然富硒土地认定和发布,有序推进了全国地球化学样品分析数据质量检查与验收,更新了全国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数据库,编制了《全国土地质量地球化学图集》等系列专题材料,为国家自然资源综合监测体系建设、土地资源管理、耕地保护利用等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图1 检查组听取项目汇报和检查原始资料

     

    图2 检查组抽查野外采样点位

     
    “全国土地质量调查监测与成果集成”项目通过质量检...

    10月30日至31日,中国地质调查局牡丹江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以下简称“牡丹江中心”)邀请沈阳地质调查中心、吉林省地质调查院、吉林大学、吉林省第一地质调查所等单位的专家,对其承担的三个黑土地地表基质调查项目进行了年度质量检查。专家组一致同意三个项目通过年度质量检查,评定等级均为优秀。

    质量检查会上,项目负责人依次汇报了各项目的执行情况、取得的主要进展及项目质量管理等情况。专家组在听取汇报和查阅原始资料的基础上,对照野外记录和图件实地对地表基质调查点、钻探和物探等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了检查核实。专家组一致认为,牡丹江中心所承担的三个地表基质项目工作部署合理,野外工作扎实细致,取得的第一手资料翔实,完成了设计的实物工作量,野外原始地质记录规范,一致同意三个项目通过年度质量检查,评定等级均为优秀。

    黑土地地表基质调查项目以地球系统科学理论为指导,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综合运用基础地质、水工环地质、遥感地质、物探、化探等多学科手段,了解黑土地地表基质种类、面积、平面分布和空间结构特征、理化性质、景观属性以及利用情况等,为黑土地保护、自然资源科学规划、生态保护修复等提供了重要依据。

     

    年度质量检查会议现场

     

     野外剖面检查

    野外调查点检查 

    钻探岩心检查          

    物探技术方法演示 

     

     
     
    牡丹江中心黑土地地表基质调查项目年度质量检查获优...

    按照地质调查项目管理工作安排,2021年6月7-9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力学研究所组织专家对“海南岛及近海活动断裂与地壳稳定性评价”项目进行野外质量和管理综合检查。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南京师范大学和海南省地质综合勘察院等单位专家,地质力学研究所相关负责同志、科技处、财务处和项目组成员参加了检查工作。

    项目负责人就项目实施、实物工作量完成情况及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做了详细汇报,专家组对海南岛及邻区大地构造问题及活动构造背景进行了研讨。随后,专家组实地检查了海上钻探施工、东寨港位移监测站运行情况,并对木兰湾头变质岩、邦溪构造混杂岩进行了现场考察。

    在认真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和野外检查的基础上,专家组充分肯定项目取得的成果与进展,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意见与建议。专家组认为该项目野外工作扎实规范、原始地质资料齐全、内容详实,项目工作进展顺利,一致同意通过野外质量检查,评定等级为优秀。

    检查海上钻探施工情况

    考察邦溪构造混杂岩

    检查东寨港位移监测站运行情况

    “海南岛及近海活动断裂与地壳稳定性调查评价”项目...

    2020年8月23-27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相关负责人带队赴黑龙江省大庆市和吉林省四平市,对“松辽盆地中南部地球物理基础调查”项目开展质量、安全、保密等“多规合一”综合检查、野外临时党支部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及职工“四态”调研。检查组代表所党委慰问了项目组一线人员,东北项目办成果处主要负责人对项目跟踪检查,方圆认证集团质量管理专家对重力野外工作质量和管理情况进行检查。

    8月23日,检查组听取了项目重力组负责人关于野外工作情况介绍,在肇东市的两个野外重力测量现场进行了野外采集工作质量检查,在驻地对野外工作质量、安全、保密、野外临时党支部建设与党风廉政建设情况进行了综合检查。

    8月26日,检查组赶赴四平市,对大地电磁野外现场进行野外工作质量检查,随后听取了二级项目整体进展汇报和大地电磁野外工作进展和质量控制汇报,并对项目组进行了安全、保密、廉政、党建和野外工作质量进行了综合检查。

    检查组对照项目年度实施方案,查阅了原始资料,抽查了党建、保密等相关记录,并赴野外现场检查了数据采集、安全等保障措施。通过检查,检查组认为项目野外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三级质量管理体系健全,安全、保密和廉政工作落实到位,工作部署合理,工作进度达到了实施方案要求,原始资料规范齐全,工作质量可靠,野外综合检查评定等级为优秀级。

    检查组强调,一是要有“政治意识”,野外临时党支部在工作中要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要将基层党建与基础地球物理调查、科学研究等有机融合,扎实推进安全、保密、廉政、党建和项目推进各项工作。二是要有“规矩意识”,确保项目组和野外的工作人员严格按照物探所的各项规章制度办事。三是要有“安全意识”,切实保障人员、设备、车辆的安全,牢记“安全关于生命、责任重于泰山”。四是要有“质量意识”,稳中求进地推进野外采集和数据处理工作、加强综合研究和成果集成,打造地调项目的精品工程。

    物化探所开展“松辽盆地中南部地球物理调查”项目年...
        2015年1月31日,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成果报告在北京顺利通过评审。中国地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金发出席并主持会议。国土资源部地勘司(矿产勘查办)常务副主任于海峰,中国地调局党组成员、地科院党委书记、副院长王小烈出席会议。

        会议由中国地调局组织,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办公室承办。经专家组质询、讨论,一致认为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既是对我国建国以来地质矿产成果资料的一次系统总结提升,也是我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理论方法研究的一次重要创新发展,其成果为我国矿产资源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以及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布局、宏观经济结构调整等提供了科学依据,具有里程碑意义,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建议通过评审,评定等级为优秀级。

        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是国土资源部在矿产资源领域部署的重要国情国力调查,是加强矿产资源规划、管理和合理利用的一项重要工作。项目于2006年启动,2013年底完成省级、大区及全国汇总组潜力评价成果验收。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下设47个工作项目,地科院矿产资源所为计划项目实施单位,中国地调局发展研究中心、航遥中心等为业务支撑单位,参加单位涉及中国核工业地质局、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中化地质矿山总局等41家地勘单位。

        本次评审由李廷栋、朱日祥等院士及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李廷栋院士为评审委员会主任。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技术委员会成员,国土资源部有关司局 、中国地调局、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有关负责人,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项目承担单位负责人,全国汇总项目负责人,以及潜力评价项目办公室成员等70余人参加会议。













     






    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成果顺利通过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