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基础。 1914年,丁文江等赴滇、黔、川等省调查,沿途测制了多幅路线地质图、剖面图、以及广西、山东等地的矿区地质图,开创了中国野外实测地质图(填图)的先河。 1919年,叶良辅等绘制的《北京西山地质图》,是中国人自己测制的第一幅1:10万地质图件;翁文灏完成的《中国地......
价成果中的1∶25万建造构造图等,共计3320个图幅。 据介绍,1∶20万地质图和水文地质图是我国地质工作者从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通过野外实测获得的基础地质调查成果,覆盖我国大部分基岩区和水系盆地;1∶25万地质图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应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取得的又一轮......
国矿业权实地核查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以2009年6月30日核查基准期计算,全国有效矿业权数159182个, 截止2009年12月31日,已按计划全部完成野外实测工作,实现了国土资源部2009年要求的年度目标,为2010年室内数据整理和成果综合,全面完成矿业权实地核查任务提供了保障;为进一步提高矿产......
学专业毕业后,一直醉心于基础地学研究。1998年,曾令森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地质与行星科学系学习,以美国内华达岩基为主要研究基地,应用野外实测和理论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发现了变质岩部分熔融高度钕(Nd)同位素不平衡的现象,在系统研究后构建出符合地质情况、较简洁的理论模型,解......
》以瞬变电磁法理论为指导,在全面收集地-井瞬变电磁法技术资料的基础上,针对关键技术问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理论模型计算和分析野外实测效果等技术手段,首次提出了地-井瞬变电磁法的各项要求和技术指标。主要内容分为正文和附录两大部分。正文规定了地-井瞬变电磁法的技术设计......
雅造山带碰撞早期的重要构造岩浆事件、苏鲁超高压岩石部分熔融的事件和地壳深熔作用的强烈构造物理学效应, 激发了国内外同行的跟进实验和野外实测研究,有助于深化理解,并重构大型碰撞造山带的构造演化模型。 刘福来:探索变质地质学前沿课题 刘福来在华北克拉通野外现场 ......
采集各类岩石样品15组,拍摄野外照片300余张。本次调查为今后进一步探讨杂岩带中不同单元的性质和来源、重建多旋回复合造山过程提供重要野外实测资料。 本次野外地质考察取得了多项新的成果。一是对大洪山杂岩带物质组成有了更加深入认识,识别出多组不同性质的岩石单元,包括被动......
影像与数字高程数据为基础数据,在全国选取11幅1∶5万地形图以及正在开展的广东新丰幅1∶5万矿产地质填图,分别进行了室内套合对比研究和野外实测,证明了这一技术路线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专家在验证野外实测效果后认为,在野外直接使用全国公开的2米及以上分辨率卫星影像与数字高程......
仪和井-地磁测联合反演解释等方面的应用试验,获得了2000m深井的井中三分量磁测、井中高精度ΔT磁测和地-井TEM三分量测量等方法的高质量野外实测数据,获得了江西朱溪矿区抗干扰双向三极激电测深的高质量野外实测数据,对江苏丰县张河铁矿区的地面和井中磁测资料进行了联合反演解释,......
法二维反演技术研究,经试验证明实用效果良好;三是优化了原有瞬变电磁法中心回线装置瞬变磁场数据处理和拟二维成像程序,并对理论模型和野外实测数据进行了处理,建立了瞬变电磁法中心回线装置瞬变磁场数据处理和解释技术;四是完成了瞬变电磁法压制电磁干扰测量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