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物化探所承担的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深井物探和抗干扰电法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研究成果顺利通过了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组织的专家验收。
项目首次成功研制并集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适用于2000m深井的地-井TEM三分量测量系统、井中三分量磁测系统、井中高精度ΔT磁测系统,开发出了实用化的具有强抗干扰能力的伪随机码抗干扰电法仪,研制了全自动数字化岩芯扫描仪,改进了井-地磁测联合反演解释软件,获得专家组高度评价。该成果的取得填补了我国深部勘查设备在该领域内的空白,将改变我国井下测量设备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为深部及隐伏矿体定位提供新的有效的方法技术手段。
“深井物探和抗干扰电法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由物化探所承担,重庆地质仪器厂、北京奥地探测仪器公司、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京勘察技术工程有限公司、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等单位共同完成。经过近4年努力攻关,科研人员顺利完成各项工作内容,取得重要进展和创新性成果:
在仪器研发与实用化方面,完成了深井地-井TEM三分量测量系统、深井井中三分量磁测系统和深井井中高精度ΔT磁测系统研制与集成,研制了全自动数字化岩芯扫描仪科研样机,实现了KGR-1抗干扰电法仪的实用化。
在软件研发方面,开发了井-地磁测联合反演软件,并在湖北大冶、江苏韦岗等四个矿区开展了井地联合交互反演,对以往资料解释结果提出了新的认识,并发现了深部盲矿体。
在新仪器新技术应用示范方面,分别在江苏、安徽、江西、甘肃等地区开展了深井物探仪器设备、抗干扰电法仪和井-地磁测联合反演解释等方面的应用试验,获得了2000m深井的井中三分量磁测、井中高精度ΔT磁测和地-井TEM三分量测量等方法的高质量野外实测数据,获得了江西朱溪矿区抗干扰双向三极激电测深的高质量野外实测数据,对江苏丰县张河铁矿区的地面和井中磁测资料进行了联合反演解释,提交了矿体定位成果。应用示范取得的高质量成果检验了新仪器新技术的可靠性和适应性。
此外,项目还登记软件著作权3项,获得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另有2项专利已被受理,发表核心期刊论文7篇,拟定技术标准1项,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13名。
来自中国地调局、中国科学院、地科院、中国地质大学、中国有色地调中心的专家对项目成果进行了审查,认为项目组全面完成了任务书规定的任务目标,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果,一致同意成果通过验收,并建议尽快推广深井井中三分量磁测系统、深井井中高精度ΔT磁测系统、抗干扰电法仪、岩芯扫描仪和井-地磁测联合反演解释软件,尽快实现深井地-井TEM三分量测量系统的实用化。
项目通过开展适合井深2000m的磁法和电法地下物探设备研制与集成,完善井-地磁测联合反演方法技术,开展抗干扰电法和全自动数字化岩心扫描仪的研制与开发,形成了地面与井中相结合的矿山找矿物探技术、数据处理及联合解释系统,将有效提高矿体勘查效率和推断解释的准确性,降低勘探成本,缩短勘探周期,为我国寻找深部矿和隐伏矿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