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二年级地质类本科生教学实习。 1914年,我国第一个地质启蒙教育野外实践训练班的初创人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及实习学生叶良辅、谢家荣、谭锡畴等23人曾在此实习。 1929年12月2日,裴文中先生在周口店龙骨山发现了完整的中国猿人头盖骨化石,这项成果轰动了全世界,从此周......
16年的中国地质调查所,1928年的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1940年资源委员会矿产测勘处。本书中收录的院士高振西、黄汲清、李春昱、程裕淇、谢家荣都在中国地质调查所工作过。李四光是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的创始人,孟宪民也在那里工作过。谢家荣、田奇隽、王恒升、郭文魁等等都在资源......
较系统和完善的阶段,图面信息更加丰富多样,印制更加规范标准。这一时期,中国的地质制图有了飞速的发展。 1954年出版的由黄汲清、谢家荣编著的《普查须知》,对野外测图中所需要的地层划分、地质代号使用、各种花纹符号和色标等提出了统一要求,从而为全国大比例尺地质图统一的......
留学日本、英国,归国后在北洋政府农商部任职。在他的大力倡导下,创办了地质调查所,为我国的地质调查事业培养了第一批人才,像黄汲清、谢家荣等一代地质大家均出自该研究所。1916年地质调查所成立,丁文江担任首任所长。在他及章鸿钊、翁文灏等第一代地质学人的共同努力下,地质调......
料外,还包括江西、湖南、四川、新疆等省(自治区)地质调查所的资料。报告种类包括急就报告、地质简报、地质矿产消息、秘密参考资料等。谢家荣、黄汲清、程裕淇、郭文魁、李春昱、孙越崎、潘钟祥、徐克勤等老一辈地质学家的成果也在其中。而在史料编写阶段,展览工作组还派出4个专题......
来,地质所在基础地质研究和基础地质调查方面建成了一个学科比较齐全、专业结构和人员结构较为合理的地学基础研究机构,曾云集了黄汲清、谢家荣、程裕淇等一大批国内外地质科学巨匠,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地质专业人才和优秀科研团队,成为国家地质调查的重要力量......
论》;地学泰斗黄汲清提出陆相沉积生油学说的《新疆油田地质调查报告》及其创立多旋回构造运动学说的《中国主要地质构造单位》;地矿先驱谢家荣发表的中国最早的石油知识著述《石油》;中国大地构造学创始人张文佑撰写的《中国大地构造纲要》等。这些重要的地质报告和文献均是我国地......
指导委员会委员、燃料工业部顾问,煤炭工业部地质总局总工程师兼煤炭科学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曾兼任国家科委地质矿产组副组长。 谢家荣(1898~1966),字季骅,生于上海。1913年考入农商部地质研究所,1916年卒业。毕业后进入地质调查所任调查员。 1917年赴美国斯坦福大学地......
质资料外,还包括江西、湖南、四川、新疆等省(区)地质调查所的资料。报告种类包括急就报告、地质简报、地质矿产消息、秘密参考资料等。谢家荣、黄汲清、程裕淇、郭文魁、李春昱、孙越崎、潘钟祥、徐克勤等老一辈地质学家的成果也在其中。 近2000档的中文资料记录了从1933年开始......
勘探开发急需。 除此之外,中国地质人员还在四川、新疆等地开展石油天然气资源调查并多有收获。抗战期间的石油资源调查实践,也促成了谢家荣、黄汲清等人找油理论思路的变化,逐步认识到陆相地层也是找油的重要方向。 在天然气勘查方面,1938年地质工作者对云南威远臭水河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