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地调要闻

铭记历史,弘扬地质爱国精神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地质矿产史料展开展侧记

来源:国土资源报 作者:李响 图 任伟 发布时间:2015-08-26
  一组组数字首次公开,记载了日寇对我大好河山的疯狂掠夺。


  一帧帧照片首次解密,展现了地质先驱投身抗战斗争的不朽业绩。

  8月25日上午,在位于北京市西四大街的中国地质博物馆内,由国土资源部和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联合主办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地质矿产史料展”举行了简短的开展仪式。本次展览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为主题,旨在揭露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矿产资源的觊觎与掠夺,弘扬地质先辈们以国家兴亡为己任,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积极投身地质矿产调查与开发工作,为全面抗战胜利作出重大贡献的爱国精神。

  8000档、10万件地质资料,多为首次解密并系统发布

  为了做到“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展览准备了一年时间,展出的资料翔实而具体。在开展仪式后举行的媒体座谈会上,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王研表示,在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领导下,在国务院参事室积极支持与指导下,全国地质资料馆会同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山东、四川、贵州等省(自治区)地质资料馆,对1933年~1945年8月15日间由中国地质工作者编写和1945年8月15日前由日本侵略者编写的地质资料,进行了全面梳理,共清理出约8000档、10万件地质资料。

  其中,中文资料由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央地质调查所、矿产测勘处和部分省级地质调查机构编写,日文资料则是由原国民政府在日本投降时接收的。“这些资料清晰、完整,保存良好,多为我国现存仅有的珍贵资料,为首次解密并系统对外公布。”

  这些资料来之不易。

  据介绍,中文资料除原中央地质调查所和原矿产测勘处的地质资料外,还包括江西、湖南、四川、新疆等省(自治区)地质调查所的资料。报告种类包括急就报告、地质简报、地质矿产消息、秘密参考资料等。谢家荣、黄汲清、程裕淇、郭文魁、李春昱、孙越崎、潘钟祥、徐克勤等老一辈地质学家的成果也在其中。而在史料编写阶段,展览工作组还派出4个专题调研组,分赴6个省、自治区进一步发掘资料,现场核实有关情况。

  除相关的省(自治区)地质资料馆提供了部分资料档案外,江苏省地质博物馆、山西石圪节煤矿、山东省招远金矿、湖北大冶铁矿、延长油矿资料馆、陕西盐边盐矿、陕西盐边县博物馆、陕西延安市国土资源局等机构或红色教育基地也贡献了一臂之力。

  因此,这次展览展出的资料历史价值重大。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副主任李俊喜表示,本次史料展是一次成功的实证研究,具有重要的典范意义。

  从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开采角度揭露日军侵华罪行

  日本矿产资源匮乏,发动侵略战争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掠夺我国的矿产资源。

  王研介绍,日本侵华蓄谋已久,在地质矿产调查领域表现得极为充分,具体体现就是配合战争的策划和实行,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且周密翔实地进行资源调查。每一时期的调查,都是为扩大侵略和资源掠夺收集、积累情报。

  本次展览清理出的日文资料,大部分是由侵华日军,如“关东军”、“中国驻屯军”、“华中派遣军”、“清水部队”、“独立步兵122大队”等,或与侵华日军紧密勾结的满铁、华北开发株式会社等所谓“国策公司”,以及他们联合组队的“国防资源调查部”、“乙嘱托班”和“华中铁矿调查班”等机构完成的。

  “资料内容种类繁多、翔实具体,大到国家政策,小到人民生活中的柴米油盐,可谓事无巨细,成为日本军队施行侵略战争的重要参考。”全国地质资料馆馆长严光生介绍说。

  国务院参事、国土资源部原总工程师张洪涛认为,日本帝国主义觊觎我国的矿种大概有30种左右。他还列举了日本人眼中的十大战略矿种,即石油、煤炭、铁、铝土、钨、锰、贵金属及硝石、硫磺和食盐。

  严光生还介绍,近2000档中文资料分战前准备和战时急就调查两部分,分别反映了从1933年开始中国地质工作者在华中、华南和西部地区沿交通线和大江大河开展的工作。

  “特别是战时,在极度困难的条件下,他们开展了大量有针对性的地质矿产调查工作,找到了金矿、铁矿、钨矿、磷矿等重要战略资源,完成了中印公路等路线的勘测工作,为支撑战时经济、支持军民生活,为抗战募集资金,为保障战时交通生命线作出了突出贡献。”严光生说。

  日本军事地质为侵略战争提供基础信息

  严光生介绍,从这次发布的地质资料信息产品中,能够看出明显的时空特点。

  例如:甲午战争至“九一八”事变期间,日本加紧在我国东北地区南部开展矿产调查,并利用欧战期间和之后西方列强无暇东顾的机会,向北满扩张调查并强占我国青岛及周边矿产资源;“九一八”事变至“七七”事变时期,日本在东北的调查活动更加疯狂,组织大规模的国防资源调查队,开始更为系统的矿产资源调查活动,侵华日军“中国驻屯军”与满铁勾结组织“支那驻屯军乙嘱托班”,对华北地区开展大规模“摸底式”间谍调查;全面侵华后,根据之前探查的资料,在华北劫夺我国矿山;在华中地区,由满铁等机构配合侵华日军组织起铁矿调查班,利用地质技术手段探查国民政府掩埋的工矿企业财产。

  此外,在部分包括兵要地质和兵要给水的日文资料中,详细记录了地质勘查过程中所发现的情况,包括地形、交通、水系、人口、经济、政治、治安和给水等情况,对未来日军阵地布设和取水提出建议。这说明,“日军开展军事地质工作,为侵略战争的实施和延续提供地质基础信息”。

  另一方面,这次展览搜集的很多日文资料,从一个侧面证实了我军民的抗日活动。

  部分日文资料中记述了在调查过程中,日本调查人员受到八路军、游击队和抗日联军的袭击,导致调查队人员伤亡、物质损失、调查任务未完成等情况,报告中所附图片中也包含了日军护送的照片。

  “在华北开发株式会社的《华北炭矿》系列报告中,多次叙述日伪军占领的矿山遭受八路军打击,但在字里行间也表示出对八路军有效作战行动的敬佩。”严光生介绍说。

                                                                                             

  召开媒体座谈会,回答记者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