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现场HV2410C井最后一个靶点精准贯通,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承担的内蒙古塔木素天然碱开发利用项目(二期)宣告全面告捷。 该项目一期工程已形成年产500万吨纯碱、40万吨小苏打的产能。二期工程再增280万吨纯碱、40万吨小苏打,整体建成后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天然碱生......
》包括32部省级地质志、1部重要构造单元地质志、1:100万和1:250万中国地质图及数据库等共计33部志书,约1亿2千万字,共300余幅地质图件。该项目自2008年启动以来,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联合中国地质调查局6个大区地调中心、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以及全国32个......
32部省级地质志、1部重要构造单元地质志、1:100万和1:250万中国地质图及数据库等共计33部志书,约1亿2千万字,共300余幅地质图件。 该项目自2008年启动以来,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联合中国地质调查局6个大区地调中心、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以及全国32个......
土地保护利用、耕地质量提升、后备资源拓展、碳储能力评估等提供坚实的科学支撑,开创以“地表基质”为基础支撑耕地保护的新模式。 该项目由自然资源部统一部署和指导,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牵头,中国地质调查局廊坊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等5家单位承担,历时......
源潜力分析》成果报告显示,通过对蒙古—鄂霍次克等5个重要成矿带进行成矿规律研究和成矿潜力分析,圈定出10个矿产资源战略选区。 该项目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调中心承担,主要获得以下成果:一是编制了1∶500万东北亚地区地质矿产图,蒙古—鄂霍次克等5个重要成矿带1∶100万......
地震专家委员会经过科学考察和研究后决定,在汶川地震断裂带实施科学钻探,并于7月13日得到温家宝总理的批复,同意开展此项工作。目前,该项目已通过可行性论证,形成了一期工程实施方案。科学家们通过在地震灾区数月的野外调查,并基于选择揭示地震断裂带及研究地震机制最有利的部位......
的地质工作项目,由汇交人提出并经项目主管部门或所属专项的项目组织实施单位确认后,由负责接收地质资料的馆藏机构在信息管理系统上撤销该项目应汇交的信息。 (十三)推进汇交信息公开。 馆藏机构应向汇交人提供资料验收、补充修改、凭证发放、资料延期及保护等信息查询、......
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的重大项目,这是当时原国土资源部国家科技项目中级别最高、经费最多、难度最大的一个科研项目。43岁的熊盛青担任了该项目的首席专家和总体专家组组长。 “规划特别清晰”,在立项时该项目就给科技部评审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基于累积数年的思考,熊盛青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