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一场地矿领域极具影响力的国际合作在沙特举行——
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与沙特工业与矿产部签署“沙特阿拉伯地盾精细地质填图”项目合同。该项目金额约14.39亿元人民币,项目周期11年(2023-2033年)。沙特地质调查局官方对外宣称,这是21世纪以来全球最大的地质填图技术服务项目。
如今,项目进展如何?又取得了哪些成果?
日前,在陕西西安举行的上合组织地学合作与矿业发展大会沙特阿拉伯矿业发展专题会议上,来自沙特地质调查局、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等的领导专家,以及紫金矿业、北方矿业等矿业企业的代表们分享了项目的进展与成果,并就当地矿业投资环境和潜力进行了分析。
四大成果结累累硕果
沙特是我国“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国家之一。该国不仅是全球油气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其非油气矿产资源也种类繁多、储量可观。
根据沙特地质调查局的评估,目前该国境内已发现包括黄金、铜、锌、镍、稀土元素、锂和锰等在内的48种矿产,其中至少15种具有极大商业价值。该国金属矿产金、铜、银、铁、锌等储量较为丰富,金矿尤为突出,约占全部金属矿产的35%。这些金属矿产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沙特阿拉伯地盾内的西南部和红海沿岸。
沙特阿拉伯地盾是一个年轻的大洋增生体,含有丰富的多金属矿产资源。本次开展的地质填图工作的主要成果之一就是在广袤的沙特阿拉伯地盾寻找和发现新的成矿地质体。这是一项非常复杂且富有挑战性的工作——科研工作者们通过对该地区精细的地质填图,将全面掌握工作区的地层、岩石、构造、矿(化)体分布、规模、产状等信息,在全面分析工作区航磁异常和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数据基础上,圈绘出优势矿种的成矿潜力区和远景区,并在成矿条件较好的地段圈出找矿靶区。
项目实施以来,项目组在野外地质填图、数据库建设等多个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果。会议现场,来自中国地质调查局有关局属单位的同志分享了这些年取得的四项重要成果:
——完成地球化学勘查水系沉积物样品88323件、重砂采集与分析6000件,编制完成地球化学图4600张,圈定找矿远景区,有效助力了沙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
——建成沙特首个数字岩心馆,完成2万米岩心数字化及管理系统研发。
——完成1:10万精细化填图75幅,更新和细化地质单元和物质组成;新发现一批矿化点,建立地质填图项目国际化技术标准体系,并推动沙特实验室能力本地化。
——2025年新启动的数据库项目已完成系统评估与模型设计。
一串串数据的背后,是科研工作者们的辛勤付出。他们通过获得一手宝贵地质资料,为当地政府部署找矿重点区、进一步寻找新的成矿地质体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与促进。
不仅如此,多年来,来自中国地质调查局局属9家单位、10所高校、20多家省级地勘单位共40余家单位的20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还推动了中国地球化学、地质填图和岩心扫描等技术标准走向国际,项目管理和成果获得沙方的高度认可。此外,来自西安地调中心实验技术的专家们还在沙特组建了沙特阿拉伯地盾精细地质填图项目组实验室,为填图项目及时获取高质量测试数据提供了坚实保障;该中心还定期为沙特地质调查局技术人员开展沙特填图项目专项培训,获得沙方的高度评价。
地质矿产是中沙合作重要领域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提速,带动关键矿产金属需求大增。在此背景下,2016年4月,沙特出台“2030愿景”,致力于经济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根据《阿拉伯新闻报》报道,“2030愿景”将矿业作为与油气、石化并列的沙特经济“第三大支柱”。
随后,沙特在2021年颁布新版《沙特矿业投资法》,力求加速将该国丰富的金属矿产资源“财富化”,从而为降低石油工业依赖和经济多元化转型提供更多助力。
今年是中沙建交35周年,地质矿产领域是中沙合作的重要领域。不久前,自然资源部部长关志鸥在北京会见沙特工业和矿产资源大臣班达尔·胡莱夫,双方就进一步深化两国的地质调查合作,拓展从地质调查研究到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加工全产业链领域的务实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
在沙特阿拉伯矿业发展专题会现场,沙特地质调查局区域地质调查项目(RGP)负责人Wadee Kashghari博士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他以一句标准的中文“你好”开始他的演讲,分享了沙特的矿产资源禀赋、战略规划,以及投资环境等。
他介绍说,沙特凭借广阔的国土面积和独特的地质条件,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除了传统的油气资源外,其他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的开发潜力巨大。去年,沙特将未开发矿产估值从1.3万亿美元提高到2.5万亿美元。近年来,沙特政府积极出台政策推动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为全球矿业企业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资企业与沙特在矿业领域的合作具有广阔的前景,双方可以在技术、资金、资源等方面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推动沙特矿业的发展,也为中资企业拓展海外市场、保障资源供应提供了重要契机,实现双方经济的共同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如今,矿业作为沙特“2030愿景”的关键组成部分,沙特对其寄予厚望。目前,沙特正加速唤醒“沉睡的矿产财富”,国际合作成为该国矿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中国是最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
论坛现场,来自紫金矿业、北方矿业、中国地质矿业有限公司等的代表分享了中资企业在沙特开展矿产勘查的经验。
紫金矿业集团西北地质矿产勘查有限公司代表分享了该公司在沙特投标的经验。北方矿业代表分享了其在安全、社区、环境管理等ESG领域开展的工作。
中国地质矿业有限公司的刘磊分享了其作为该公司首位进入沙特开展工作的地质人,如何从被质疑到被信任的真切感受和真实经历,并对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调中心专业、过硬的技术给予高度评价。“如今,有100多位中国地质人常驻沙特,他们说着流利的英语,运用专业的地质知识和技术,一边开展项目工作,一边为当地地质工作者提供技术培训,赢得了沙特政府的信赖与赞许。”刘磊说。
据了解,中国地质调查局与沙特在地质勘查领域的合作由来已久,且成果丰硕。早在2010年,中国地质调查局与沙特地质调查局就签署了地学合作谅解备忘录,并于2016年8月续签。2020年,中国地质调查局成功中标沙特阿拉伯地球化学勘查项目和岩心数据库建设项目,双方实质性合作正式开启。2022年12月19日,中国地质调查局与沙特工业与矿产部签署“沙特阿拉伯地盾精细地质填图”项目合同。
通过开展这些合作项目,中沙双方在地质勘查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近年来,沙特在加大地质勘查工作过程中,发现了金、铜铅锌、铬铁矿等多种成矿类型,并发现大大小小5000多个矿产地。这些成果的取得,离不开中国地质调查局与沙特在地质勘查方面的深度合作。中国地质调查局凭借先进的技术和专业的人才队伍,在合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为沙特提供了高质量的地质调查数据和技术支持,还与沙特合作培养了一批高水平的地球化学调查人才。双方联合开展的地质填图和地球化学勘查等工作,极大地提高了沙特对本国地质矿产资源的认识和勘探水平,为沙特后续的矿产资源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