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阿拉善现场HV2410C井最后一个靶点精准贯通,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承担的内蒙古塔木素天然碱开发利用项目(二期)宣告全面告捷。
该项目一期工程已形成年产500万吨纯碱、40万吨小苏打的产能。二期工程再增280万吨纯碱、40万吨小苏打,整体建成后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天然碱生产基地。勘探技术所负责项目最核心的水溶开采钻井技术,涵盖定向造斜轨迹控制及中靶连通等关键工序。二期共施工14口水平井,每口水平井与3 口垂直井精准对接,累计实现42个靶点零误差贯通,为项目高产稳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项目地处戈壁荒漠,环境极其恶劣。项目启动之初,勘探技术所从各部门抽调精干力量,组建阿拉善项目组,并同步成立“95后”占比过半的项目青年突击队。项目组牢守“连通为基、找矿为要、浓度为王”的铁律。二期项目因施工井位多位于矿区边缘,目的层较薄、泥岩互层多、地层倾角大,堪称“硬骨头”。团队创新构建“三维地质建模+实时动态导向”技术体系,在第五代“慧磁”厘米级对接优势之上,叠加三维地质模型、精准定向轨迹控制与实时地质导向三大利器,实现了复杂地层中钻井轨迹高精度控制,保障二期项目的高效、顺利实施。
经过项目组的努力,二期项目定向对接施工周期仅用84天,比计划提前46天,以95.24%的一次连通率、94%的平均钻遇率,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得到甲方及业主的高度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