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构建平台、人才、项目、评价与考核全链条油气地质科技创新体系,激发创新活力。加大基础地质创新研究力度,针对性加强构造地质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等基础学科建设,破解复杂山前带、非常规、深层-超深层等“四新”领域制约油气发现突破的重大基础地质问题和关键科学问题。建实建......
馆展出曾震惊全球古生物界的“中华龙鸟”、“辽宁古果”等10块国宝级古生物化石标本,这对于展示我国古生物研究的优异成果,展示我国对古生物学发展所作出的突出贡献,提升我国古生物化石研究在世界上的影响力都具有重大意义;对于弘扬我国地质遗迹文化,普及古生物化石知识,提高全......
获得了国内外学术界的一致认可,是中国最早取得国际声誉的科学机构。这些成果不仅深度推进了地质学自身的发展,更为考古学、古人类与古生物学、土壤学、地理学与地图学等众多相关学科的建立、发展与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地质调查所不仅仅在科学调查与研究方面取得世人瞩目......
引力的脊椎动物。它们在地球上生活了将近6千5百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而后来的飞行脊椎动物如鸟类和蝙蝠, 它们的出现都比翼龙类晚得多。古生物学家长期以来公认有两组不同类型的翼龙(图2): 长尾的原始类型和它们的后代——短尾的进步类型,其中的一些进步类型可达到巨型,两翼展宽可......
会还针对地学领域的国际前沿问题和资源环境领域的重大科技问题组织了一系列学术交流活动。针对岩石、构造、矿床、石油地质、海洋地质、古生物学等基础地质领域的重大理论问题,中国地质学会召开系列学术交流会,并提出新理论、新认识、新观点,促进了基础地质学科的进步。针对物探、......
入选2015年度全国地质科技十大进展;2017年3月“华北发现距今15.6亿年前地球上最早的大型多细胞生物群”研究成果,入选2016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 科技创新驱动找矿突破 我国是铀矿资源不甚丰富的国家,甚至很长时间都被认为是一个贫铀国。天津地调中心以创新思维指导......
解近代国家的需求,养成现代国民的人格,学会最低的技能,以此来建设我们的国家。 丁文江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人物,除地质外,他在古生物学、人类学、少数民族语言学、历史学、军事学等多个领域都有很高的学术成就。由他提议并参与完成的《中华民国新地图》、《中国分省新图》在......
后的第二届委员会成员人数增加至75人。委员会中,顾问由第一届的5人增加至10人(其中院士8人)。委员会成员以活跃在国内相关科研院所的古生物学家为主,也包括来自国家文物局、国务院法制办、海关总署、环保部等部门的人员。截至2013年12月,全国已有19个省(区、市) 建立了省级古生......
08年开始实施的地质调查项目,主要目的在柴达木盆地实施一口资源环境科学探井,设计井深1200米,全孔取心。通过沉积学、地球化学、微体古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测井及地震资料六个方面,进行多学科、多指标综合分析,重建柴达木盆地中、上新世以来的较高分辨率的环境资源演变过程和机......
训了大量的技术干部,在极短的时间内摸清了我国矿产资源家底,满足了地质事业大发展的需要。 李四光的学生中,有构造地质学、地层古生物学和石油地质学家黄汲清;有后来成为中科院院士,在古生物学领域颇具造诣的杨忠建;有为留住地质研究所而四处搜集科研用具的“逆行者”赵金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