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9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5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1. 驰骋在大洋深处的骏马

    开勘查。陈宗恒介绍,“海马”号第一次下潜就取得了重大发现,在南海北部陆坡西部海底首次发现了与天然气水合物相关的双壳类生物群、甲烷生物化学礁、碳酸盐结壳、菌席和气体渗漏等活动性“冷泉”标志,获取了高清视频和实物样品,同时记录了海底温度异常和超高甲烷含量异常。“海马冷......

    https://www.cgs.gov.cn/xwl/kxjs/201907/t20190716_487231.html    发布时间:2019.07.16 09:10:00
  2. 我局杨经绥、侯增谦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Xiao-Fan Wang   美国   肿瘤分子生物学   美国杜克大学   15   谢晓亮   Xiaoliang Xie   美国   分子生物物理与生物化学   美国哈佛大学   16   叶军   Jun Ye   美国   物理(原子、分子、光物理)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美国国家标准......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1711/t20171128_446106.html    发布时间:2017.11.28 13:45:00
  3. 为打造海洋强国提供科技支撑

    海底“冷泉”活动和与水合物赋存相关的微地貌特征。 “海马”号首战告捷,在我国南海北部陆坡西部海底首次发现了双壳类生物群、甲烷生物化学礁、碳酸盐结壳、菌席和气体渗漏等活动性“冷泉”标志,并获取了高清视频记录和实物样品,同时记录了海底低温异常和超高甲烷含量异常。这......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1607/t20160702_336984.html    发布时间:2016.06.15 10:42:58
  4. “海马”号深海无人遥控潜水器彰显强国力

    底“冷泉”活动和与水合物赋存相关的微地貌特征。    “海马”号首战告捷,在我国南海北部陆坡西部海底首次发现了双壳类生物群、甲烷生物化学礁、碳酸盐结壳、菌席和气体渗漏等活动性“冷泉”标志(该“冷泉”被命名为“海马冷泉”),并获取了高清视频记录和实物样品,同时记录了......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1607/t20160702_336956.html    发布时间:2016.06.01 11:15:52
  5. “海马”遨游 深海圆梦

    角度高清摄像系统等,实时观测到依赖于甲烷气体存活的贻贝类生物、菌席等,海底甲烷气体渗漏现象,以及反映海底水合物历史演变过程的甲烷生物化学礁、碳酸盐结壳等。“.海马”号还抓获到贻贝类生物活体、甲烷生物化学礁、碳酸盐结壳等一批实物样品,并实时获取调查区海水温度、甲烷含量......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1603/t20160309_302537.html    发布时间:2015.07.09 08:50:00
  6. 南海北部陆坡西部海域首次发现与天然气水合物赋存有关的活动性“冷泉”

    介 (1)在南海北部陆坡西部海域发现天然气水合物赋存相关的“冷泉”活动, 在3个ROV站位调查中,有2个站位发现了双壳类生物群(图1)、甲烷生物化学礁(图2 )、碳酸盐结壳(图3 )、气体渗漏等活动性“冷泉”标志,显示出这一新勘查海域具有良好的天然气水合物赋存前景。ROV观察结果表明,......

    https://www.cgs.gov.cn/xwl/cgkx/201603/t20160309_300027.html    发布时间:2015.06.02 08:22:09
  7. 石油的成因

    后,随着埋藏深度逐渐加大,经受地温不断升高,在乏氧的还原环境下,有机质逐步向油气转化。有机质向油气转化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生物化学生气阶段:从地表至1500米深处,温度介于10℃~60℃,以细菌活动为主,相当于炭化作用的泥炭-褐煤阶段,以乏氧的生物化学降解为生气机制,......

    https://www.cgs.gov.cn/xwl/kxjs/201603/t20160309_298907.html    发布时间:2015.07.16 08:47:13
  8. 科学时报: 中国地质碳汇监测计划启动

    分昂贵,近年来,袁道先一直致力于从某些植物中寻找碳酸苷酶,以期在石漠化治理中强化增汇容量。   另外,在碳循环研究中,越来越多的生物化学命题进入到传统的岩溶地质研究视野中。袁道先表示,在地质碳汇作用过程中,碳元素在气态、液态和固态之间的相互转化作用的机理等许多基础理......

    https://www.cgs.gov.cn/xwl/kxjs/201603/t20160309_283935.html    发布时间:2010.03.11 11:14:15
  9. 我国加大全球变化研究力度

    方案和均一化处理方法,构建能够更准确反映气候变化的融合数据库。《生态环境过程模式的研制与改进》项目,将研制动态全球植被模型、海洋生物化学模型、气溶胶模型、海洋碳循环模型、大陆冰原和山地冰川动力学模型,开展地球系统中关键的生物、物理、化学过程研究。《高分辨率气候系统......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1603/t20160309_276575.html    发布时间:2010.03.18 13:3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