绢英岩化类和青磐岩化蚀变带矿物组合信息提取等多项先进技术,研建了基于国产卫星技术的遥感找矿技术方法和产品体系。“南极埃默里冰架-格罗夫山综合地质调查与研究”基本建立了较完整的东南极大陆泛非期普里兹造山带碰撞造山及碰撞后伸展垮塌过程,开辟了南极大陆冰下地质研究新领......
目取得重要阶段性研究成果。 九是极地地质和月球地质研究成果奠定了我国在该领域的地位。开展了南极普里磁带、格罗夫山、埃默里冰架地质调查,编制了1∶50万普里磁带地质图;月球探测研究开展了月表矿物和元素含量填图,CE1基于“反射峰”光谱特征的矿物填图......
量其它被子植物和苔藓、藻类孢子,反映草本-苔原植被,气候类似于现今温凉-寒冷的亚南极地区。 上新世时期(约530万年~260万年),格罗夫山地区仍有植被覆盖,该地区仅生长着稀疏的耐寒耐旱草本植被,说明维管植物生长受到更大的限制,当时气候条件更加恶劣,表明植物逐渐适应在......
考察中,研究团队编制完成了整个南极大陆和重点区域小、中、大不同比例尺的地质图件,在国际上首次编制了第一张普里兹带1:50万地质图和格罗夫山1:5万地质图;在东南极普里兹湾首次识别出泛非期高级构造热事件,突破了传统的南极大陆形成模式;揭示了雷纳造山带中元古代长期的岛弧增......
韦利杰(左一)、杜星星(右一) 韦利杰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科考队员 我2009年参加了中国第26次南极科学考察队执行格罗夫山内陆考察,时隔7年再次踏上了南极这片冰雪覆盖的“热土”,到达南极长城站,看到一幕幕熟悉的场景,像回到了久别的故乡。 长城站的......
极科考以来,力学所先后有32人次参加了13次中国南极科学考察,足迹从西南极延伸到东南极,现已深入到南极内陆,对中山站以南约400千米的格罗夫山和北查尔斯王子山进行了科学考察,使考察区域逐步拓展。此外还有6人次参加了4次中国北极科学考察,积极开展了北极航道资源的调查。 ......
中国第32次南极科考收官在即。本次南极科考格罗夫山队在南极格罗夫山地区共收集到陨石630块,总重量为1722克,其中最大一块438克。至此,中国南极陨石拥有量已达12665块。 陨石是来自于太阳系的岩石样品,保存了星云凝聚、行星堆积、火星等类地行星熔融分异等过程的信息,对了......
...
近日,由地质力学研究所负责的“南极埃默里冰架-格罗夫山综合地质调查与研究”地质调查项目成果顺利通过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的专家评审,被评定为优秀级。以李廷栋院士为组长的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为在东南极开展进一步地......
金委等单位领导,以及获奖论文单位领导、获奖者与媒体参加了颁奖大会。地质力学所南极项目组2009年发表于《前寒武纪研究》的论文“东南极格罗夫山晚新元古代/寒武纪高压镁铁质麻粒岩:P-T-t轨迹、踫撞造山作用及对东冈瓦纳汇聚的意义”获一等奖,发表于《冈瓦纳研究》的论文“东南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