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602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6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1. 北京青年报|兵马司9号:地质摇篮与中国近现代科学发源地

      兵马司9号,是一个科学界前辈们口口相传的门牌,现在这个院子门牌号是兵马司胡同15号。在百年前,这个小院是中国地质调查所的旧址,是中国地质学的发祥地,是中国科学界地质学人心中的圣地,更是中国近现代科学从“格致”到“科学”蜕变的缩影,承载着科学先驱们“以科学救中国......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2505/t20250514_787781.html    发布时间:2025.05.14 10:03:00
  2. 拨云见日看今朝

      国土资源是一个国家及其居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由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组成的物质实体。基于此,国土资源经济成为宏观经济大潮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刚刚过去的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元年。这一年,在“三去一降一补”工作的推进中,国......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1701/t20170124_421509.html    发布时间:2017.01.24 08:47:00
  3.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所长、党委副书记肖桂义:学习贯彻重要贺信精神,推动海洋基础地质研究发展

    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为海洋经济建设和地球系统科学发展提供更加可靠的信息和数据支持。二是加强合作交流推动协同创新。海洋基础地质研究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多学科、多领域、多机构的协同合作。我们要积极与国内外同行开展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深海科研事业的发展,通......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2501/t20250114_779751.html    发布时间:2025.01.14 16:09:00
  4. 以会为桥 共谋地球深部探测新方向——地球深部探测与应用国际学术研讨会(DEEP-2024)侧记

    上会议。   “参与的学者越来越多,会议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自然资源部深地实验室教授级高工周琦向记者回忆道。“2011年的第一次会议是一个200人规模、30余名国际代表参加的研讨会,到DEEP-2018,总参会人员280余人,其中外国专家60余名。2021年线上会议,也有超过1000多位专家线......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2411/t20241111_775736.html    发布时间:2024.11.11 16:01:00
  5. 继承创新优秀文化 凝聚找矿磅礴力量——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两周年之地质文化篇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   地质工作是国家基础性、先行性工作,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在伟大实践中孕育的优秀传统地质文化,古老而现代,厚重而绵长,积淀着地质行业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独特的精神标识,凝聚着新......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2410/t20241008_773401.html    发布时间:2024.10.08 10:37:00
  6. 绿色勘查全面推进 生态发展相得益彰——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两周年之绿色勘查篇

    护红线内地质勘查项目落地。   要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全面深入推进绿色勘查,还必须加强项目场地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绿色勘查是一个从进场到离场的全生命勘探周期过程,必须要有始有终、善始善终。地质勘查工作结束后,不仅要及时撤除各项设施,严格按照废弃物清理有关国家......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2410/t20241008_773387.html    发布时间:2024.10.08 10:22:00
  7. 人民日报头版聚焦“梦想”号锚定深海探地壳

    船致力于实现钻透地壳、进入地幔层的目标,这也是命名为‘梦想’号的原因。”周昶说。   “1.1万米的压力,对设备、水、电、液、材料都是一个挑战。”“梦想”号监造组组长殷宪峰介绍,全船涉及主要设备303项、生产图纸8300份、建造工序上万道,共集结了150多家科研单位参与建设,......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2404/t20240416_757672.html    发布时间:2024.04.16 08:27:00
  8. 工程首席谈创新:推动地调事业创新要的就是一锤定音

    碳现象、汞区域循环可能存在的寒带捕获效应,大胆假设,执着求证,为孕育理论创新的重大突破奠定了基础。   3年来,大家深刻体会到创新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全国广大地球化学工作者持续15年的艰辛调查,是《中国耕地地球化学调查报告(2015年)》创新性成果形成的基础,中国地质......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1710/t20171011_441196.html    发布时间:2017.10.11 10:27:00
  9. 地质灾害宣传培训:“软”措施有“硬”效果

    要求防治工作要“点面结合”,面上的工作要普遍,点上的工作要精准,这需要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创新、不断完善。现在看,宣传培训是一个有效的手段,面上的宣传培训正在走向规范成熟,点上的还要探索和加强。  典型案例  ◆为了配合全国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开展地灾防治知识......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1603/t20160309_302834.html    发布时间:2015.07.29 10:56:05
  10. 《中华英才》半月刊:熊盛青:科研探索之路其乐无穷

    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15人先后入选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等省部级人才工程。   “科研对我来说既是一个艰辛,也是一个享受的过程,特别是当一个个难题被攻克时,那种喜悦感便油然而生。”作为航遥中心首席科学家,熊盛青求索的脚步无暇停歇,他正以服务新一轮......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2408/t20240816_769727.html    发布时间:2024.08.16 15:32:00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