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55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1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1. 中国第25次南极科考队10月出征

    南极内陆冰盖综合考察活动。前三次重点开展了从中山站向冰穹A地区方向沿线的断面勘测调查工作,为实现我国南极考察登顶冰穹A并为将来开展南极科学考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05年1月,中国第21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内陆 冰盖队到达冰穹A最高点,掌握了从中山站到冰穹A地区的大量综合观测资料。20......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1603/t20160309_275774.html    发布时间:2008.09.18 13:37:53
  2. 科技日报:“海洋六号”赴西太平洋调查地质特征

    远洋科考由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实施。自1986年以来,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在太平洋海域已先后开展了多金属结核、富钴结壳、稀土等资源调查与研究,累计实施了22次深海地质调查及大洋科学考察,并完成2次南极科学考察任务。本航次是“海洋六号”入列以来连续第8年执行深海大洋科考任务。   ......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1806/t20180628_462385.html    发布时间:2018.06.28 09:06:00
  3. 走向深海大洋:劈波斩浪探宝藏

     这是我国自1990~1991年首次开展南极南大洋综合地质地球物理调查后,时隔26年开展的第二次南极海域综合地质地球物理综合科学考察。此次南极科学考察,创下了我国南极海域地质地球物理实测的几个首次:首次对南极海域进行了大面积、高精度、高分辨率的地球物理调查,为研究南极地质演化与......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1710/t20171024_442306.html    发布时间:2017.10.24 10:00:00
  4. 李宗超:“海洋六号”护心人

    气旋、浮冰、风雪考验,“海洋六号”完成中国地质调查局2016年深海地质调查航次、中国大洋第四十一航次科学考察第一阶段、中国第三十三次南极科学考察等三项重大任务。这次跨年度的综合考察时间长、任务重。第一次在低温海域航行及科考作业,不到40天的“南极时间”里,“海洋六号”首次对......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1706/t20170607_431729.html    发布时间:2017.06.07 08:55:00
  5. 海洋六号:迎战“咆哮西风带”

    样,还必须往返穿越“咆哮西风带”。当遭遇到强气旋时,考察船往往要采取避让甚至改变航向等措施,以减少冲击和影响。   为了准备这次南极科学考察,从2015年起,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已进行了积极的准备,并特别邀请了国家海洋预报中心研究员许淙担任“海洋六号”气象预报员......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1612/t20161220_419538.html    发布时间:2016.12.20 08:40:00
  6. 绽放的青春

    考察,不仅提高了个人的视野,也拓宽了科学研究的领域。  陈  虹  今年1月20日,我再一次踏上前往南极的征程——参加中国第32次南极科学考察,去完成与罗斯海地区站址优化相关的地质地貌勘察任务。  罗斯海地区新站选址工作从第29次南极考察队开始,已经完成了维多利亚地难言岛......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1606/t20160628_334701.html    发布时间:2016.05.04 10:58:59
  7. 我国天然气水合物综合调查船命名为“海洋六号”

    气资源重大突破做出了重要贡献, 80 年代中期退役。其后,“海洋四号”船开始投入海洋地质工作,参与了 10 多个航次的我国远洋科学考察、南极科学考察,被誉为我国远洋科学考察的一面旗帜。近年来,又积极参与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调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调查船作为海洋地质工作......

    https://www.cgs.gov.cn/xwl/cgkx/201603/t20160309_277976.html    发布时间:2007.11.13 15:21:03
  8. 国新办就“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实录)

    国批准列为“海洋十年”大科学计划,推动深海生物多样性养护与可持续利用,努力践行构建人类海洋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今年4月,中国第39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圆满完成各项预定任务,搭乘“雪龙2”号破冰船、“雪龙”号破冰船顺利返回国内。7月12日,也就是明天,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将搭乘......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2307/t20230712_738630.html    发布时间:2023.07.12 10:40:00
  9. 向海向未来——2022年自然资源工作系列述评之海洋强国篇

    这是“蛟龙”升级改造后,首次在海底热液区复杂地形条件下实施调查作业。   在极地,有“雪龙探极”——2022年10月26日,中国第39次南极科学考察队首批队员搭乘“雪龙2”号从上海出发,前往南极执行科考任务。5天后,中国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雪龙”号出发。这是中国第三次采取“双龙”......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2301/t20230111_722809.html    发布时间:2023.01.11 15:10:00
  10. “海洋地质六号”南极科考取得多项突破性创新成果

    了掌握南极半岛附近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分布状况,加深对全球碳循环的理解和防治环境灾害,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部署了“海洋地质六号”南极科学考察航次,项目承担单位为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时间为2016年12月至2017年4月。经国家海洋局批准同意,该航次统一编入了中国第三......

    https://www.cgs.gov.cn/xwl/cgkx/202108/t20210813_678047.html    发布时间:2021.08.13 10:36:00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