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水合物综合调查船经国家批准立项,由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负责组织实施, 目前已在武昌造船厂开工建造,计划 2008 年底交付使用。
为了发扬 延续海洋地质工作者无私奉献、勇于开拓的精神,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通过广泛公开征集干部职工意见,经职工代表大会讨论表决后所确定船名为“海洋六号”。经广东省海事局核准,并上报中国地质调查局批准。
新船将成为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所拥有的第六艘调查船。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现有“奋斗四号”、“奋斗五号”、“海洋四号”、“探宝号” 4 艘调查船。 此前,该局还曾拥有“海洋二号”调查船。
“海洋二号”船是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拥有的第一艘调查船,该船从 1973 年起开展了我国南海北部区域综合地球物理调查、台湾海峡油气资源调查,为实现珠江口盆地油气资源重大突破做出了重要贡献, 80 年代中期退役。其后,“海洋四号”船开始投入海洋地质工作,参与了 10 多个航次的我国远洋科学考察、南极科学考察,被誉为我国远洋科学考察的一面旗帜。近年来,又积极参与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调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调查船作为海洋地质工作的重大装备,伴随了地质事业的发展和变迁。 20 世纪 60 年代初, 我国 第一代海洋地质调查船由海军军用船改装,仅为适用于近海的二类航区的小型调查船,调查海区限于渤海,由当时的地质部部长李四光等命名,取“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意,分别命名为星火一号、二号和燎原一号、二号,在 70 年代末期退役; 70 年代,我国造船厂建造了一批奋斗号和海洋号系列的大中型海洋地质调查船,并从国外引进了一些调查船进行改装,近 20 年来,我国没有专门建造过海洋地质调查船。正在建造的“海洋六号” 将 是我国 第一艘自行设计、自行建造、配置较完善的综合地质地球物理调查船 , 满载排水量为 4500 吨,可在国际海域无限航区作业。
“海洋六号” 船建成后将以海底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调查为主,兼顾其它海洋地质、海洋矿产资源调查工作,是一艘集成度和自动化程度较高、通用性好,能满足多学科、多手段综合调查要求的远洋调查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