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从欧洲带回现代地质学时,他们面对的是一片学术匮乏的景象。彼时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曾断言中国人“性不乐跋涉”,意思是说中国的知识分子走不出书斋,无法在地质学上有所建树。这话使当时学习地质的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等早期的地质学家大受刺激,他们决心兴专门学校,以育......
渐”,学用结合,中西文化的激烈碰撞,为地质学的传入提供了契机,走出“脱胎换骨”第一步的是地质调查所。在洋务运动的推动下,中国知识分子海外归来,积极投身地质学及相关学科的研究,翻译出版西方地学书籍,为地质学在中国的扎根奠定了基础。而地质调查所的成立,则标志着中国......
证资金安全。8月7日召开了所理事会制度调研工作座谈会,总结成绩,探寻对策。三是教育活动形式多样。“七一”前夕,所组织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40余人到狼牙山参观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六、七支部组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分别到京西门头沟区斋堂镇八路军陈列馆、平北抗日战争纪念馆参观......
个为了科学可以舍去自己的人啊! 在这个人们内心时常被浮躁困扰的时代,他的本真,他的率性,正是这个社会所呼唤的清流,是中国知识分子应该具备的良知与担当。 我们接触的人越多,越看到他不同的侧面;问的问题越细,越感受到他鲜明的棱角;越是有新的发现,越停不下追寻......
进工作者等先进典型。举办先进事迹报告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突出强化“党内没有特殊党员”的意识,注重在政治上引领,教育引导高级知识分子积极参加党内政治生活,增强党员意识和党性观念。 2.针对履行核心职能有短板的问题。 一是大力加强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
存信念 光更热 研究员31名(院士1名),副研究员15名,局级干部7名,占支部总人数的83%,还有一位曾担任过全国人大代表。高级知识分子多,是这个支部最显著的特征。 “我们的身体状况还很好,只是年纪大了一些。年纪老了,但我们的思想不老。”“我们长期接受党的培养教......
成完整活性染色体 我国科学家利用化学物质合成了4条人工设计的酿酒酵母染色体,标志着人类向“再造生命”又迈进一大步。该研究利用小分子核苷酸精准合成了活体真核染色体,首次实现人工基因组合成序列与设计序列的完全匹配,得到的酵母基因组具备完整的生命活性。该研究结果20......
17日,“蓝鲸一号”海上钻井平台可燃冰开采现场。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供图 可燃冰又称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甲烷和水分子在低温高压情况下结合在一起的化合物,被看作是有望取代煤、石油的新能源 勘探显示,南海神狐海域有11个矿体、面积128平方公里,资源储存量......
1968年11月从成都地质学院分配到甘肃酒泉区调二队。当时,队部都在搞文化大革命,没有出队工作,新分配的大学生要参加劳动,当时提倡知识分子要与贫下中农相结合,要接受再教育。 温家宝比我早一点到区测二队,那一年我们队上分来十几个学生,有七八个大学生,温家宝是研究生......
现博大精深,所以我们的团队在青藏高原进行调查、研究、找矿,我们80%是本科以上,有一半是博士学位的。上万人次里绝大多数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可惜他们没有坐在办公室,而是跋涉在千山万水。我们有一句话是“远看像要饭的,近问是勘探的”,但我们苦在其中、也乐在其中。[15: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