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层生物礁大气田高效勘探及关键技术项目,由成都理工大学完成的汶川地震地质灾害评价与防治项目等5个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中科院院士翟明国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地球科学奖)。付锁堂等14人获第十四次李四光地质科学奖。50人分获第十五届青年地质科技奖——金锤奖和银锤......
11月26日,部省合作项目“四川省大骨节病区地下水调查与安全供水示范工程”成果报告,通过了以中科院院士袁道先、国务院参事张洪涛为组长的专家评审。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王学龙、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徐志文和四川省阿坝州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张玉峰出席会议并讲话。 王学龙指出......
了影响和制约地质调查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这一点,从2001年至今的两院院士增选中可见一斑:国土资源部、地调局系统只有1人在2005年当选中科院院士,工程院院士则无人当选。尽管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后,部、局结合实际出台了一些办法,但在高层次人才培养方......
才华,提升我国岩溶地质的国际影响,再造我国岩溶水文地质学辉煌。” 在近日召开的岩溶水文地质研讨会暨第十八届全国洞穴学术研讨会上,中科院院士、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研究员袁道先发自肺腑的呼唤,赢得了与会者热烈掌声。 谈起岩溶地质学的过往,袁道先感慨万千。他说,......
代表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国土资源部原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原局长、全国地层委员会主任寿嘉华,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兼总工程师张洪涛,中科院院士沈其韩、陈旭出席了会议。 寿嘉华在讲话中传达了温家宝总理、徐绍史部长关于地层工作的重要批示和指示。强调了新时期加强我国地层学......
了我国矿产资源家底,满足了地质事业大发展的需要。 李四光的学生中,有构造地质学、地层古生物学和石油地质学家黄汲清;有后来成为中科院院士,在古生物学领域颇具造诣的杨忠建;有为留住地质研究所而四处搜集科研用具的“逆行者”赵金科……他们都有着极强的适应性和豁达开朗的个性......
陆上钻穿白垩纪地层的科学钻井。据介绍,这也让科学家首次重建了白垩纪陆相百万年至十万年尺度气候演化历史。 松科二井首席科学家、中科院院士王成善说这相当于给地球演化建了一个档案,“我们向整个地球科学界提供了一个大舞台,这个舞台就是我们建立了整个白垩纪期间的沉积纪录,也......
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以下简称地质所)入选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近年来,地质所各层次优秀人才不断涌现:高锐成功当选中科院院士,打破了国土资源部院士增选10年青黄不接的局面;刘敦一连续两年获得汤森路透中国引文桂冠奖“高被引科学家奖”;杨经绥等7人入围2015年中......
可持续发展目标,从全球、区域、国家、典型地区4个尺度,在数据、方法模型和决策支持方面深入研究。 “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负责人、中科院院士郭华东介绍,可持续发展目标全球指标体系作为联合国会员国自愿采用的非约束性评估指标,仍在不断完善中。中科院“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已......
资源研究所共同主办,白云鄂博稀土资源研究与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承办。 全国政协常委、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李朋德,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吴福元,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魏栓师,包头市委副书记、市长赵江涛,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