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地调要闻

构建良好机制,揽得天下英才

来源:国土资源报 作者:滕 艳 发布时间:2014-12-25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科技创新和事业兴旺关键在人才。对一个国家如此,对社会如此,对地质调查事业亦是如此。

  地质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承载着支撑国家经济繁荣发展的资源保障以及地质环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任。然而目前,地质科技人才总量缺乏,尤其是中青年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技术骨干等高层次人才短缺,成了影响和制约地质调查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这一点,从2001年至今的两院院士增选中可见一斑:国土资源部、地调局系统只有1人在2005年当选中科院院士,工程院院士则无人当选。尽管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后,部、局结合实际出台了一些办法,但在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似乎还是缺少操作性更强、更有力度的具体政策措施。

  如何打破这种局面?唯有将人才队伍建设贯穿于地质调查各领域和全过程,与地质科研、业务建设同步规划、实施、考核,培育好、开发好、利用好人才资源,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局面。这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地质调查工作关键而紧迫的任务。

  今天,人们高兴地看到,中国地质调查局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高目标、高标准和高强度的人才引进与培养计划,把“科技兴局战略”和“人才强局战略”落到了实处,也把地质工作“以人才为本”的春风,吹到了广大地质科技人员的心中。

  良禽择木而栖。人才的施展需要良好的环境,需要构建良好的机制。在实施地质调查人才计划的同时,如何做好顶层设计,制定标准,又如何设立考核机制,都将是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地质工作是一项知识密集型工作,又有自己的特点,对人才素质的要求非常高。目前,中国地质调查局系统拥有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多个部级重点实验室,如何利用好现有的平台,探索建立适合地质调查工作特点和区域地质工作要求的灵活用人形式,有针对性培养人才和创新团队,对培养目标、遴选条件、政策措施、项目和资金支持、使用考核和激励等重大事项作出明确规定……都对我们的顶层设计提出严峻的考验。

  人才的成长不可能一蹴而就,先一步布局就先一步赢得主动。“揽得天下英才”,要从全局考虑,从细节入手,打破限制人才发展的条条框框,创造有利于青年才俊成才的条件和通道。

  “到2020年,培养20名可作为院士人选的卓越人才、100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杰出人才、1000名优秀人才。”这样的目标令人振奋。

  统揽全局、细加谋划,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形成育才、引才、聚才、用才的良好环境和政策优势,我们相信,中国地调局必将在打造作风硬、业务精的地质调查队伍、建设世界一流地调局的道路上走得更加扎实和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