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四大科学任务。目前,我国的探月计划在上述四大科学领域取得了一系列丰富成果。据悉,“嫦娥三号”的着陆器和巡视器将分别搭载4台科学载荷,用于月表形貌与地质构造调查、月表物质成分和可利用资源调查、地月空间和月表环境探测与月基光学天文观测。 为了把现有探月地质成果资......
备及配套的高效环保钻探工艺技术,经示范验证满足深部资源勘探需要,引领和规范行业发展。 该项目将研究基于大深度“满眼”地质钻探载荷特性的动力匹配技术,实现装备的轻量化和模块化;研究多源信息融合、决策与安全控制为一体的智能钻进技术;研究薄壁外平管柱的全流程协调与......
座在轨测试首次开机便成功成像。4月2日,3颗卫星装载的相机在第29圈进行了首次成像,图像纹理清晰,层次丰富。同时,已完成了飞行程序、载荷系统和相机在轨调焦等各项测试,各项指标达到设计目标,具备长期稳定运行的能力。4月24日“中国航天日”这天,自然资源部还在京举行了卫星......
启动会在北京组织召开,标志着我国首个自然资源业务卫星星座正式启动在轨测试。该卫星星座于3月31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目前6个载荷均已开机成像,在轨运行情况良好。 会议宣布了2米/8米光学卫星(3颗)工程项目在轨测试组织机构和成员名单,通报了卫星发射及在轨情况......
系统、直升机吊舱式时间域航空电磁勘查系统、无人值守测量模式的航磁勘查系统、航空重磁遥综合勘查系统等6套勘查系统装备;研制了一套重载荷智能化物探专用无人直升机。研制的航空勘查装备累计完成示范应用5.4万测线千米。 通过四年的技术攻关,项目在航磁三分量传感器校准和数......
“液动冲击回转钻探技术”?用专业术语介绍,就是利用钻探施工中循环施工的钻井液驱动液动锤内的冲锤往复运动,对钻头施加一定频率的冲击载荷,形成“回转+轴向冲击”的一种复合钻探技术。 1999年以来,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依托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YZX127液动潜孔......
机场设在敦煌鸣沙山的山脚下。承担飞行任务的是中瑞通航公司的直升机,型号小松鼠,是欧洲直升机系列,最大起飞重量2000多公斤、有效载荷1000多公斤、最大时速287公里、最大航程665千米。飞行作业的主要任务是进行敦煌—阿克塞地区1∶5万高精度航磁调查,查明航磁异常分布特征......
日前,中国地质调查局勘探技术研究所研制的Φ127mm规格涡轮钻具首台样机组装完成并进行了整机性能测试。实验通过调整流量和载荷等参数的变化,测试了不同工况条件下该涡轮钻具的输出特性。测试结果表明:当循环流量控制在5L/s左右时,涡轮钻输出轴开始转动;在正常工作流量12L/s~......
米,具有夜航和起伏飞行能力。 项目组在系统研制过程中,进行了无人机航磁测量设备研制、无人机平台改制等工作。根据无人机平台的任务载荷、结构布局、供电特点,采用数字化技术研制了小型化航空氦光泵磁力仪、数据收录和磁补偿一体机,具有集成度高、体积小、重量轻、低功耗,......
5米流沙层。随着配套工艺的正确实施,套管钻进在最后10米显得格外轻松,回转扭矩和套管起拔压力都在钻机额定负荷的4/5以下,证明钻机输出载荷参数完全满足复杂地层大深度套管的钻进要求。 该全套管桩下套管和灌注拔管的纯施工时间不超过30个小时,和搓管机施工相比,全回转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