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我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 殷跃平: 在调查识别隐患点的基础上,需要对灾害发生的时间做出及时的判断。目前,在全国地质灾害隐患调查识别的基础上,主要采用“群测群防”的方式进行监测预警。 “十四五”以来,我国地质灾害科技减灾的能......
一个地质现象都要认真思考,对于不确定的地质点,要宏观与微观相结合进行思考,要穿越与追索相结合进行调查,才能积累丰富的经验,让自己的判断更加准确。 如今,我又加入到《大别山连片贫困区1:5万水文地质调查》项目中,并担任项目副负责。3年的工作经历,让我对地质工作有了很......
分阶段预报的理论、目标与方法。黄润秋教授提出了综合预警预报的方法。李世海研究员提出将地质灾害成灾过程预测转化为地质体渐进破坏状态的判断。超常的地质灾害和超常的诱发因素,不应采用常规的方法,CAS防灾模式现阶段更为合理。 重大地质灾害形成机理研究是本......
我们应该相信谁?”“我们应该相信事实,服从真理。”面对很多同学的犹豫,李四光带领大家回头梳理自己的野外工作流程,让同学们坚定自己的判断,从逻辑上帮他们树立起相信真理、拒绝盲从的科学精神。 “有人说‘中国贫油’,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美孚的失败,并不能证明中国......
二次青藏科考,我们发现当地生态环境正发生重大变化,变暖、变湿、变绿、变暗成为趋势。”朴世龙委员向委员们介绍了最新的科考成果,“总的判断是,生态保护成效显著,但面临新型灾害风险。我们建议要继续加强青藏高原基础研究,加强地球系统多圈层平台建设。” 倪晋仁委员在讨论......
在推进中,复业复市受阻,一些政策不可能完全落地,很多人都待在家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积累了经验。正是根据前期的经验和对当前形势的判断,我们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推出的规模性政策举措,应该说是有力度的。 过去我们说不搞“大水漫灌”,现在还是这样,但是特殊时期要有特殊......
您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因为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不确定性很大,中国发展面临一些难以预料的影响因素。您对目前中国面对的外部形势有怎样的判断?中国将如何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另外,对于全球应对公共卫生的挑战和经济严重衰退的挑战,中国将发挥什么作用? 李克强: 我们......
专家研究探索。然而,美国内一些政治人物却迫不及待地把病毒标签化、把溯源政治化、对中国污名化。他们高估了自己的造谣能力,低估了世人的判断能力。历史应该由事实和真相来书写,而不应被谎言误导污染。我们应秉持良知和理智,为这次全球疫情叙事留下客观真实的人类集体记忆。 ......
生事件。对我们来说,这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经过艰苦努力,目前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的态势正在拓展。实践证明,党中央对疫情形势的判断是准确的,各项工作部署是及时的,采取的举措是有力有效的。防控工作取得的成效,再次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
所罕见,这是中国的制度优势,有关经验值得其他国家借鉴,相信中国采取的措施将有效控制并最终战胜疫情。 总的看,党中央对疫情形势的判断是准确的,各项工作部署是及时的,采取的举措也是有效的。现在,最关键的问题就是把工作抓实、抓细、抓落地。下面,我强调几点。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