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履行“两统一”职责。 三是支撑解决重大环境资源问题,着力推进青藏高原等重点生态区地下水监测能力建设。全面评估了青藏高原和三江源区等生态脆弱区、秦岭和祁连山等上游水源涵养区已建成的地下水监测网络运行情况,针对地下水监测空白区和不足区,加强了监测部署。系统分析水......
缓慢。 《支撑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地质调查报告》中显示,黄河流域上游受气候暖湿化影响,冰川退缩,冻土消融加速,三江源区草地出现退化;中游黄土高原荒漠化与水土流失问题严重,水土流失面积21.4万平方千米,重度和中度荒漠化面积约占流域荒漠化面积的65%;黄河......
全国地下水测点数由6.7万个增加到7.6万个,监测面积由上年度的400万平方千米拓展到740万平方千米。监测范围涵盖了全国主要平原盆地以及长江源区、黄河源区、羌塘内流河湖区、塔克拉玛干沙漠等生态脆弱区和水源涵养区。 二是全国地下水总储存量约52.1万亿立方米。北方地下淡水总储......
长江上游沱沱河源区建立了首个比较完善的多年冻土与环境监测网络,获取了该区冻土分布的第一手原始数据,填补了该区研究的空白;首次利用百米钻孔揭示了共生型多年冻土冷生构造和超厚层地下冰的特征,确认了长江源区具备发育大型冻胀丘群的条件,并完成大型冰核丘的丘顶钻探。 ......
原三江源土壤成分分析系列标准物质获得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成为国家一级标准物质,编号为GBW07475-GBW07480。 青藏高原三江源区是青藏高原的腹地和主体,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现在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澜沧江总水量的15%都来自于这里。人们将......
摘要:在具有独特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的南极、北极和青藏高原三江源采集土壤和沉积物,成功研制了南北极海洋沉积物和三江源区土壤成分分析标准物质8种,定值成分68~73项,在国际上初步形成极地地球化学标准物质体系,获得国家一级标准物质证书和计量器具生产许可证书。 1.项目概况 极......
的确定,标志着我国初步形成了极地地球化学成分分析标准物质体系,这对于研究地球环境资源和环境污染、监测预测环境演化意义重大。 三江源区是青藏高原的腹地和主体,长江、黄河、澜沧江发源于此,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也是世界高海拔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自然条件恶......
学术报告。 8月1日-10日,合作研究组一行8人在分别对湖北宜昌黄花场和王家湾两个“金钉子”剖面考察基础上,在吉林省国土厅、白山市和江源区国土局及吉林大学古生物研究中心支持与配合下,对吉林白山大阳岔剖面进行了详细的野外工作。从所发现和采获的化石分析,一致认为该剖面在......
青海省矿山地质环境的恢复治理工程也逐年加大。 据统计,自2003年以来,财政并不富裕的青海省多方筹措资金,利用两权价款加大了对三江源区、黑河源区、环青海湖区、柴达木盆地等矿业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的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累计投入资金5.6亿元,完成73个废弃矿山的覆土种草和......
地下水监测点布局趋于合理。加强对深层地下水和应急水源地的监测,加强对名泉、大泉和地热的监测,加强对青藏铁路沿线和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区的地下水监测。二是国家级地下水监测点总数明显增加。国家级地下水监测点从现有的1312个增加到目前备选的1925个,增加613个。三是专门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