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8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相关搜索

检索范围:
  1. 经济日报:掘地七千米,“钻透”白垩纪

    全球地层对比研究提供了重要的陆相“标尺”。同时,“松科二井”还建立了松辽盆地演化新模式,揭示了松辽盆地深部地质构造特征,发现了古大洋板块俯冲、聚合的深部证据,构建了盆地早期基底双向汇聚、后期伸展反转的陆地盆地演化新机制,为松辽盆地成因再认识及深层油气勘探提供了理论......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1806/t20180611_461437.html    发布时间:2018.06.11 16:18:00
  2. 世界屋脊的眷恋

      从日本回国后,侯增谦将研究目光从古今海底投向了青藏高原。这次研究方向的转移调整,缘于侯增谦对另一重大科学问题的洞察和着迷。大洋板块俯冲产生大规模成矿作用已是地质界的共识,而大陆碰撞能否产生大规模的成矿作用? 这不仅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重大理论问题,也是一个亟待解决......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1801/t20180117_449394.html    发布时间:2018.01.17 10:57:00
  3. “海洋六号”开启第二阶段任务:打响南极海底“攻坚战”

    底作业提供参考。”“海洋六号”首席科学家助理赵庆献说。   有关专家介绍说,和我国南海、太平洋等海域不同,南极海域处于南极大陆和大洋板块的交界边缘,地形更类似于“盆沿”而非相对稳定的“盆底”,底部洋流的持续冲刷导致沉积物不易形成深厚沉积;此外,由于冰山移动、冰川融化......

    https://www.cgs.gov.cn/xwl/cgkx/201701/t20170116_420958.html    发布时间:2017.01.16 09:50:00
  4. 齐聚索伦山 集智破难题

    问题,为项目任务圆满完成和报告顺利提交奠定了基础。会议期间,专家教授结合最新研究成果,重点讲授了区域大地构造背景分析、沉积建造与大洋板块地层野外调查内容,交流了造山带填图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 据悉,该支队在索伦山开展区调工作已有3年,地质填图取得......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1603/t20160309_302852.html    发布时间:2015.07.31 09:01:07
  5. 香港世界地质公园火山岩石柱和基性岩脉地质调查项目取得新进展

    展为正滑断层。  4.粮船湾组碎斑熔岩石柱形成于139Ma-140Ma,侵入碎斑熔岩中的基性岩脉时代约138Ma;两者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成因与大洋板块俯冲作用有关,暗示此时区域已经处于拉张环境、太平洋板块可能已进入后撤式俯冲作用阶段。  5.对次生节理进一步的分析表明,石柱区共轭......

    https://www.cgs.gov.cn/xwl/cgkx/201603/t20160309_299054.html    发布时间:2015.03.31 13:56:38
  6. 研究证实:台湾岛的形成是欧亚板块向东深俯冲的结果

    板块向东俯冲于菲律宾板块之下的现象,表明台湾岛的形成应是欧亚板块向东俯冲的结果。这一发现,对于理解欧亚板块形变、欧亚板块与菲律宾大洋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动力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台湾岛处于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汇聚部位,是全球现今最活跃的造山带,是研究洋陆板块碰撞、俯......

    https://www.cgs.gov.cn/xwl/cgkx/201603/t20160309_281904.html    发布时间:2013.11.15 09:57:28
  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出台

    陆形成演化与地球动力学。主要研究方向为壳—幔的结构、组成及相互作用,大陆的形成、演化与陆内地质过程,大陆碰撞过程与造山带动力学,大洋板块与大陆边缘的相互作用,地球深部过程与表层过程的耦合关系。   ——矿产资源、化石能源的形成机制与探测理论。主要研究方向为大陆地质与......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1603/t20160309_278400.html    发布时间:2011.08.08 13:51:56
  8. 我国完成青藏高原基础地质数据集成 构建地学服务平台

    造理论,取得了原创性成果。     ——以岩浆岩作为研究地壳深部物质组成及演化的“探针”,刻画了板块开裂及其洋盆形成、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俯冲及其大陆板块之间的碰撞作用所形成的岩浆活动及成矿作用时空特征,使得岩浆活动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nb......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1603/t20160309_276867.html    发布时间:2010.07.18 12:4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