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世界地质公园火山岩石柱和基性岩脉地质调查项目取得新进展
来源:中国地调局南京中心
作者:姜杨
发布时间:2015-03-31
近日,中国地调局南京中心顺利完成与香港渔农自然护理署签订的“香港世界地质公园火山岩石柱和基性岩脉地质调查”协作项目,成果通过了香港渔农自然护理署(甲方)的验收并获得高度评价。
2013年4月,南京中心与香港渔农自然护理署签订了项目协议,其后近两年时间里,项目组对香港世界地质公园西贡火山岩园区的火山岩石柱和基性岩脉展开了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综合研究,共计完成区域地质调查面积约300平方千米,地质点123个(其中火山岩石柱和基性岩脉调查点分别为118个和5个),实测各类构造要素1800余个,编制了“西贡火山岩园区石柱构造图解”和“西贡火山岩园区石柱发育程度图”,绘制了“香港西贡吊钟洲-罾棚角顶粮船湾组火山岩石柱剖面图”和“香港西贡横洲-大头洲粮船湾组火山岩石柱剖面图”等两条剖面,2014年底及时提交了上述图件、成果报告和相关数据。
该项目取得的新进展包括:
1.园区内的粮船湾组碎斑熔岩石柱横截面形态以六边形为主,兼有四边形和五边形;直径总体在<4m,以1-3m为主;原生柱状节理无明显的优选方位,为熔岩冷凝收缩成因。
2.石柱区的构造变形对原生柱状节理具有明显的继承性:原生柱状节理越有序,次生节理越易继承和发展;岩石的刚性程度与石柱的大小密切相关,进而影响了构造作用下石柱的完整性;石柱体原始产状(柱体一致向南西倾伏)的不稳定性加剧了石柱区的重力滑塌。
3.粮船湾组碎斑熔岩石柱区次生节理主要包括陡倾的纵节理及缓倾的横节理。前者多具有共轭剪节理的特征,形成于不同方向的挤压构造环境下;后者切割早期构造面理,形成于重力垮塌的构造环境,多发展为正滑断层。
4.粮船湾组碎斑熔岩石柱形成于139Ma-140Ma,侵入碎斑熔岩中的基性岩脉时代约138Ma;两者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成因与大洋板块俯冲作用有关,暗示此时区域已经处于拉张环境、太平洋板块可能已进入后撤式俯冲作用阶段。
5.对次生节理进一步的分析表明,石柱区共轭节理反演的构造应力环境在140Ma左右经历了快速的构造转换,主挤压应力由近NE-SW向转换为近NW-SE向,可能与莲花山断裂的构造活动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