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为了更好地保护草原,摸清全国草原资源综合植被家底,由指挥中心和13个专业中心承担的2020年度全国草原资源综合植被盖度与生物量样地外业调查项目有条不紊地进行。 按照自然资源部调查监测司“8月25日左右完成北方省份的外业调查工作,9月30日前完成全国所有省份外业调查......
周密的工作,才保证了FAST系统工程的成功选址以及安全建设和运行。FAST运行1年来,正在为我国暗物质本质、宇宙进化、太空生命起源和寻找地外文明等研究提供着重要支撑,贵州正业工程技术投资有限公司也在不断对工程进行回访记录,未来他们还将关注FAST地区环境信息综合监测。相信有......
要把红线落地划死。把耕地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市建设用地开发边界和生态红线落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严格控制增量,除生活用地外,原则上不再安排人口500万以上特大城市新增建设用地。要强化土地供应调节。研究差别化的行业用地政策和标准,改革完善土地利用计划管理方......
12月2日1时30分,担负中国首次地外天体软着陆和巡视探测任务的“嫦娥三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展开奔月之旅。正值“嫦娥探月”之际,由中国地质调查发展研究中心研发的我国首个月球地质资料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也于12月1日正式上线运行。 中国的探月计划于2004年1......
三是深化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深化国有建设用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缩小划拨用地范围,除军事、保障性住房、特殊用地可以继续使用划拨用地外,其他用地实行有偿使用。坚持和完善招拍挂出让制度,提高以竞争方式有偿出让的比重。 加快推进国土资源法制建设,发挥制度对党风廉政......
京2月21日电 (记者常钦)记者从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获悉:2020年度全国森林资源调查在各方通力合作下,截至目前,已完成13316个样地外业调查,占计划工作量60.4%,外业调查任务已完成过半。 据介绍,此次调查自2020年12月全面启动以来,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
合研究》、《探月工程中有关地质科学问题研究》、《月球地质遥测信息综合分析研究》、《月球重点地区地质结构研究及探月新技术开发》、《地外重点地区遥感资料应用研究》、《月球与火星实验场建立与对比研究》等项目,获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较好地支持了国家探月、行星科学研究规......
2月24日探测器进入火星停泊轨道,开展了为期约3个月的环绕探测,为顺利着陆火星奠定了基础。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是我国首次实现地外行星着陆,使我国成为第二个成功着陆火星的国家。中国国家航天局与欧空局、阿根廷、法国、奥地利等国际航天组织和国家航天机构开展了有关......
实施探月工程是党中央把握我国经济科技发展大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工程自立项以来圆满完成六次探测任务。嫦娥五号任务作为我国复杂度最高、技术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统工程,于2020年12月17日首次实现我国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为未来我国开展月球和行星探测奠定了坚实基础。 ......
查的工作机制,为本次调查工作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本次调查采用“图斑+抽样”方式,在全国乔木林范围内布设约2.2万个样地,开展样地外业实地调查。样地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树种、胸径、树高等林木因子,以及乔木林类型、起源、优势树种、郁闭度、每公顷株数、平均胸径、平均树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