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从制度上保证了新汇交的地质资料全部实现数字化,地质资料的汇交管理现已进入常态。我国已建立了地质资料统一汇交和分级管理制度,国家重点实施项目地质资料汇交率达到100%。 我国已积累海量权威地质资料 众所周知,地质资料广泛应用于地质调查、地球科学研究、矿产资源......
海洋以及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重大工程建设等方面的重大地质问题,推进调查科研一体化。要学习借鉴北京离子探针中心、大陆构造与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两个国家级平台的成功建设经验,强化机制构建,大力推进仪器开放共享、人才流动与成果转化。要积极谋划重大科技项目,力争在国家科......
天然气水合物勘查与试采工程及商业性开发提供技术与理论支撑,并逐步加强人才队伍和实验平台的建设、提高科研水平,最终建成天然气水合物国家重点实验室。下一步,共建实验室主要承担五项任务:一是共同建立适合中国海域实际地质和环境条件的天然气水合物实验设施和研究队伍;二是联合......
源环境对地学的基础支撑需求之间,仍存在不相适应的问题。对此,国家应建立稳定投入、适度增长的地学科研与调查经费保障制度,特别是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等条件平台,为解决资源、环境、灾害问题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其次,建立自然资源的统一管理体制。石、土、水、气、林、草、矿......
的领域有些很少有人了解。 参加工作3年来,李祥龙以项目负责人、副负责人、课题骨干身份承担和参加中国地质调查局矿产资源评价项目、国家重点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十余项。在岩土力学、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工程地质学报、国际工程地质大会等高水平期刊或会议论文集发表论文10多篇,......
质调查事业的深深热爱,毅然重返蓝天。海洋六号科考队员将地质工作者的豪情壮志转化为爱国爱党的自觉行动,克服重重困难,圆满完成了多项国家重点任务。 报告会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王研主持,中央第30督导组成员陈龙发出席报告会。西安地调中心尹立河、航遥中心安战......
任务中与自然资源关系密切的“地球深部探测、资源高效勘探开发利用技术”等十余项任务,以及“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探开发”等22个“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任务,突出细化落实已布局立项的国家有关科技项目,重点强化科技创新对业务工作的支撑引领。 打造战略科技力量与科技人才......
积量达209.88亿立方米,提前实现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2030年目标。 珊瑚礁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优良率提升至60%以上,红树林面积达46.5万亩,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红树林面积净增加的国家之一。 首批设立5个国家公园,涵盖近30%的陆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 ......
的国家。森林蓄积量达到209.88亿立方米,我们提前实现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2030年目标。首批设立的5个国家公园,涵盖了近30%的陆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 第二,深化“多规合一”改革,国土空间格局持续优化。一是建立了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我们编制出台了全国国土空间......
访时说。 将元素周期表绘制在地球上 “化学地球”大科学计划前身可追溯至2008年提出的全球地球化学基准计划概念。 2008年,国家重点专项“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发布。王学求承担了“地壳全元素探测技术与试验示范”工作,并提出“化学地球”的概念,形成“化学地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