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所和北京大学工学院近日签署了联合共建天然气水合物重点实验室协议,旨在进一步落实中国地质调查局与北京大学签署的天然气水合物创新战略联盟合作协议。共建协议明确了天然气水合物实验室的目标和任务、研究领域与方向、基本分工、组织机构设置及资源利益共享模式等。
据了解,共建双方将面向我国天然气水合物发展战略需求,建立世界领先的天然气水合物实验平台,力争在天然气水合物基础物性与理论、资源勘查与评价、开发技术与环境效应评价等方面取得突破,为我国天然气水合物勘查与试采工程及商业性开发提供技术与理论支撑,并逐步加强人才队伍和实验平台的建设、提高科研水平,最终建成天然气水合物国家重点实验室。
下一步,共建实验室主要承担五项任务:一是共同建立适合中国海域实际地质和环境条件的天然气水合物实验设施和研究队伍;二是联合开展与天然气水合物成藏与开采、现场监测、安全控制技术有关的实验和模拟研究,为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和试采提供支撑;三是联合开展天然气水合物基础物性、基础理论研究;四是联合承担国家专项、国家重大科研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课题;五是联合培养天然气水合物研究的后备人才,搭建国内外天然气水合物技术交流平台。
目前,依托国土资源部天然气水合物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所已新建天然气水合物模拟实验楼5037平方米,研发了一批模拟实验装置,在实验室硬件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拥有一批优秀的青年科技人员从事实验设备的研发及天然气水合物试验模拟研究,在天然气水合物实验、分析、模拟实验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北京大学工学院拥有天然气水合物研究领域的领军人员,有一批优秀的基础理论研究人才,有很好的人才队伍和基础支撑条件,在天然气水合物相关理论研究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双方共建合作有利于实现优势互补,促进资源共享和成果转化。
(苏晓江 张淑胜)
另讯 韩国海洋科学技术研究所专家组日前访问青岛所,并与该所就南黄海OBS深部地震探测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访问期间,双方就南黄海深部构造研究的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会谈,并就OBS深部探测线的位置、部署方案和资料采集参数等技术细节达成了一致意见。此外,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交流项目“黄海及邻区壳幔结构及深浅构造关系的综合地球物理研究(41210005)”,双方就共同开展跨越南黄海海域东西向OBS深部探测的合作达成了初步意向。这对完成重点基金的研究工作、全面认识南黄海深部地质构造特征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相关海域的地学研究国际合作探索了一条新的途径。
据悉,南黄海为中国和韩国共大陆架海,在研究欧亚板块东部构造演化中一直占有重要的位置,是人们认识中国东部与朝鲜半岛之间构造联系乃至欧亚大陆边缘构造演化的重要窗口。2013年启动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交流项目“黄海及邻区壳幔结构及深浅构造关系的综合地球物理研究(41210005)”,以黄海及邻区(包括中国大陆东部和朝鲜半岛)壳幔结构与深浅构造相互关系为主要研究内容,开展中韩国际合作。
(吴志强 孟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