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盛青准备上飞机执行珠峰高程航空重力和遥感综合测量任务 熊盛青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首席科学家,我国第三代航空地球物理探测技术体系策划和主要创建者。首批“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全国杰出专......
实验室”,表明了该研究团队在国际和国内的领先地位。目前,团队成员包括院士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国土资源部科技领军人才1人,国土资源部科技创新人才工程青年科技骨干1人。 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21人,开展国际境外填图培训16次,培训超过500人次。 ......
成果突出的团队。其中1人被评为中国地质调查局杰出青年,1人被评为部、局优秀共产党员,1个项目组获局专题表彰。近几年来,共培养硕士 和博士研究生、博士后8名,为中石化国际勘探公司、中石油长庆研究院等单位开展培训400多人次。邱海峻 推进北方油气新区调查突破 邱海峻 中......
师,国土资源部专业技术二级高级工程师,中共党员。 1985年毕业于西安地质学院(现长安大学)。2007~2010年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博士研究生,获工学博士学位。 现任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副主任,兼任石家庄经济学院兼职教授及硕士研究生导师;国际标准化组......
床与勘探教研室主任、矿床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已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50名,硕士研究生59名,博士研究生55名。 长期从事矿床学与矿床地球化学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讲本科生《矿床学》、《矿相学》课程,开设并主讲《矿床地球化学》、《矿产品开发......
地质学家这一身份,他还是一位蜚声中外、桃李满天下的科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什么时候中国的大学也能培养出自己的硕士乃至博士研究生?”站在伯明翰大学自然科学博士学位领奖台上,李四光心里装着这样的“中国梦”。他给自己重新定位——不仅会干,更会教。 中华人民共......
和法国双重国籍,国际活动构造与构造地貌学专家。2010年始作为“黄汲清青年人才”在地质所全职工作,并于2017年获得研究生导师资格,培养博士研究生3名、硕士研究生1名。她扎根中国11年,长期致力于青藏高原活动构造、地震危险性和古气候变化等方面研究工作,2020年获中国地质学会“第十......
吸引了比利时籍活动构造专家慕名前来加入其研究团队,成为中国地质调查局系统第一位长期全职在我国工作的外国科学家。目前他已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及博士后共29人。李海兵领导的研究团队是唯一考察过青藏高原所有强地震的研究团队,为抗震救灾及防震减灾提供第一手资料,获得了对青藏高......
功夫不负有心人。1994年,他顺利考入了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进入了研究生学习阶段。 此后,在中国科学院学习的8年,从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到博士后,是他扩大知识面和系统的学习阶段。通过知识的积累,他逐渐了解了地质行业,同时也给了他一个更加宽广的舞台。在研究生学习阶段......
幔演化、层状镁铁-超镁铁侵入体与Cu-Ni-PGE-Cr成矿作用、蛇绿岩与铬铁矿成矿作用、Li同位素标样研发及其应用。 苏本勋曾获李四光优秀博士研究生奖、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论文奖、北京市优秀博士论文奖、中国科学院-Springer优秀博士论文奖、中国科学院卢嘉锡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