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赴太平洋进行科学考察,对年轻人来说很有吸引力。”李宗超说。 李宗超最近一次乘着“海洋六号”“出远门”,航程横跨太平洋,抵达南极洲,自2016年7月8日起航至今年4月返抵广州,海上历时232天,航程约7万公里,最南抵达南纬63°09′海域。经历了气旋、浮冰、风雪考验,“海洋......
种。在海洋科技方面,1964年海洋局成立后抓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新建一批海洋科学技术研究机构,并很快实现了“查清中国海、进军三大洋、登上南极洲”的战略目标。在测绘地理信息科技方面,最让国人骄傲的是我们自主测定了珠峰高程为8848.13米,改写了英国人对珠峰的测绘纪录。在土地科技......
; 2月8日,南非国际矿业大会热度丝毫未减。大会组委会副主席乔纳逊·莫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本届大会参会代表达7000多人,“除了南极洲,其他所有大洲都有代表来。”他自豪地说,如果你问我什么是这个大会的特色,那么这个就是我们的特色。 如果单从数量上看,中国在201......
验室,它从2015年以来为中国南极科考服务已催生多项成果。 中国第33次南极科考队副领队张体军表示,中国的南极航空保障能力已覆盖至南极洲东部冰盖最高点,未来以昆仑站为作业基地,向更广南极内陆腹地开展航空科研调查将成为可能。 南极内陆考察钻取深冰芯突破800米 从......
第一件大事就是新建一批海洋科学技术研究机构,为随后组织的一系列海洋调查和科学考察打下了基础,实现了“查清中国海、进军三大洋、登上南极洲”的战略目标。此后,我国又相继建成南极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北极黄河站和雪龙船等极地调查体系,显著缩短了与先进海洋国家......
南极岩石圈结构国家攻关项目,在较短时间内取得了一系列高水平的科学成果,编制了1∶500万南极地质图、矿产图,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编制出版南极洲地质图的少数国家之一。 这几年,他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第二代《中国地质志》编制工作中,把第一代只有分省地质志的情况拓展为省......
参观澳大利亚南极局的主要部门。 图1商讨本次南极考察后勤保障、物质转运等事项的具体细节 在澳大利亚南极局,中方考察队看到,澳方在南极洲不同考察站的重要数据影像正实时传送到澳大利亚南极局相关部门的大屏幕上,以便于澳大利亚南极局掌握其考察站的一切情况(图2),也许正是......
合科学考察活动。 王光宇介绍说,“‘海洋四号’船从广州出发,经斐济、塔西堤、瓦尔帕莱索、乌斯怀亚,于1991年元旦抵达南极洲。我们利用2个月的时间,在南极半岛附近完成了南极半岛西北部海域以布兰斯菲尔德海峡为主的综合地质、地球物理调查;完成了南极半岛北部及......
图》初步完成,建立了世界海洋矿产资源数据库,为开发利用海洋矿产资源、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奠定地学基础。中国成功绘制世界首张1:10万全南极洲土地覆盖图,是我国自主掌握的首批关于南极洲的重要科学数据。我国首次编制近海大比例尺海底地形图、沉积物类型图,对我国近海开发、国防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