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走出书斋,进行实地科学调查的知识分子,成为培养本土地质人才的摇篮。它在短时间内建立了完整的地质科学体系,在中国近现代科学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地质学是中国第一个落地生根的现代科学,丁文江、章鸿钊、翁文灏三人以“十八罗汉”(首批18名毕业生)为骨干,开启了中国......
300亿立方米、煤层气产量将达200亿立方米。 随着我国能源供应重大结构性调整,非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项目陆续投产运营,对煤炭需求产生了显著的替代效应,使得煤炭主导地位将被弱化。与此同时,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高耗能产品需求回落。鉴于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中的主体地位在......
写“开发矿业”四个字。67年来,这四个字一直激励鼓舞着一代代中国矿业工作者们为开发矿业而努力奋斗,在实践中不断创造着奇迹、辉煌,并产生了李四光精神、铁人精神、三光荣精神、鞍钢精神、四特别精神等精神财富。 2012年初,中国矿业联合会等13家矿业相关协会发出倡议——将毛......
栽植树木近4.5万株。共和国部长身体力行,带头履“植”尽责,为带动全社会参与义务植树、推进国土绿化、共建美丽中国,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了重要影响。 目前,我国义务植树尽责形式有八大类,包括造林绿化、抚育管护、自然保护、认种认养、设施修建、捐资捐物、志愿服务和其他......
灌南县检察院共建的海洋公益诉讼实践基地持续运行,开展广泛的业务交流,助力破解海洋公益诉讼中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修复方面的司法难题,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相关专家应邀参加全国检察院公益诉讼技术与实务培训班,做海洋生态环境损害鉴定技术及案例培训,为中国海警系统提供海砂......
连续60年海平面时间序列数据,提供给城市规划建设、海上运输、港口建设、海图测绘、地震预测、风暴潮预期、环境地质调查等多家单位利用,产生了明显的社会效益。 2010年,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实验室经国土资源部审查认定,批准挂牌“国土资源部实物地质资料及煤炭监督检测中心”,成......
“废矿”“呆矿”变成“富矿”“大矿”。2022年,自然资源部组织开展了新一轮矿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评选更新工作,遴选产生了317项先进适用技术,并形成目录。在此基础上,2023年,各级各行业各单位瞄准产学研用协同推广,打造出技术研究、开发、应用、生产一体化新......
球矿业继续呈现出趋冷态势,尚未出现好转迹象。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然而,当前的矿业形势让许多矿业公司的负责人甚至一些业内专家都产生了悲观情绪。“当前的矿业到了最低点了吗”、“矿业何时才能复苏”,这些问题之所以成为业内人士在各个场合交流的主题就是最好的佐证。&nbs......
在京召开了竣工验收会。由袁道先、王浩、王光谦等14位院士专家组成的专家组验收认为,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建设竣工,使我国地下水监测事业产生了质的飞跃,是我国地下水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标志性成果,标志着我国的地下水监测工作迈入国际领先行列。 自然资源部国家地下水监测工......
测工程是一项凝聚着几代水文地质工作者心血和汗水的重大工程,是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精品工程,工程建设竣工使我国地下水监测事业产生了质的飞跃,是我国地下水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标志性成果,标志着我国的地下水监测工作迈入国际领先行列。 自然资源部国家地下水监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