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绥参加了西藏藏北东巧铬铁矿和蛇绿岩填图及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和罗布莎铬铁矿调研项目,他第一次来到青藏高原,就与这片大山结下了一生的不解之缘。 杨经绥无疑是幸运的,青藏高原虽然气候严酷,工作条件艰苦,但其地质的独特性、复杂性,作为野外地质工作的历练场,是再好不过的了......
整个人类的文明史,就是矿业的发展史。 从古猿分化出来之后,人类开始有意识地制造石器工具而转变成人的第一天起,就与矿产结下了不解之缘。但很多人并不知道矿产资源的重要性,也不知道地质工作的重要意义。 接受采访时,唐菊兴表示,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推进了人类社会的发......
第四纪初出现强烈的新构造上升运动,形成了目前的“世界屋脊”。 自从1988年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地质所工作,李海兵就与青藏高原结下了不解之缘。在高原地区工作要面临各种风险。最危险的一次是2003年在藏北阿里无人区工作期间,他因感冒引发肺水肿,被送到医院抢救了几天才脱离危险。......
出,中国向世界打开大门、实行改革开放已有40年历史。在座各家公司都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参与者、见证者、贡献者、受益者,同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40年里,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7亿多人实现联合国标准的脱贫。眺望新征程,我们对改革开放更加有信心,更加相信......
不可及的梦,憧憬着有一天能见到大海,19岁那年第一次独自走出大山去长春读大学,23岁那年毕业后来到地调局广州海洋局,从此与海洋结下了不解之缘。他至今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次上船时晕船的情景,那是1996年9月,探宝号船双缆三维地震航次,风浪特别大,晕得一塌糊涂,第一次体会了晕船的......
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唐菊兴,心中最大的梦想就是在青藏高原上继续他20多年来无悔的翱翔。 翱翔高原展羽翼 青藏高原之于唐菊兴,有着不解之缘。 1995年,任教于成都理工大学的他,师从现已成为院士的王成善攻读博士学位。读博期间,唐菊兴参与了导师主持的“玉龙铜矿似层状矿体......
出头的自己初入西藏时的感觉,唐菊兴难掩兴奋之情。1995年,当唐菊兴第一次踏上西藏的土地时,估计也未曾想过会和这片神圣的高原大地结下不解之缘,而且一结就是二十年。他踏遍了西藏的山山水水,从三江源头到雅鲁藏布江-冈底斯山脉再到阿里地区,到处都留下了他矫健的身影。 要知道......
在演讲中说。8年前,石显耀刚参加工作就到了地质队,在崇山峻岭中跋涉,在戈壁荒漠中穿行,感受到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的豪迈,与地质结下不解之缘。“地质梦在我脑海中不断生长……究竟什么是地质梦?探地球科学之奥秘,承资源保障之巨责,助美丽中国之愿景,托国富民强之梦想……我想,......
长的樟村坪人,从上世纪70年代起,从柳树沟的张邦甫开始,紧随其后的是华西的张有生,再到明珠的唐兴培和汇鑫的郭道孟,他们与磷矿结下了不解之缘。这40年,也是他们人生中最精华的时光,如今他们都已年过花甲,企业也大多交给了后辈们打理。正如所有的百年老企业一样,这些樟村坪企业......
很大,青藏高原可以给人带来更多新的发现,新的思考。 1977年,刚刚大学毕业的杨经绥就开始了与青藏高原的不解之缘。大学毕业后被分到了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所从事研究工作,这让他如鱼得水,开始了一直向往的、背着地质包走天涯的生活。1978年开始参加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