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县调查石漠化总体分布、石漠化区耕地剥离层土壤利用与耕地整治情况。 调查活动主要在灵川县灵川镇、大圩镇、潮田乡进行,内容针对桂林地区石漠化和岩溶分布区的遥感解译影像进行实地校对;详细考察桂林市周边县域石漠化的分布面积、石漠化等级、水土流失和漏失情况,以及潮田乡石......
成的奥秘——岩溶作用》获得2023年桂林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科技DV作品)一等奖。 《溶洞形成的奥秘——岩溶作用》科学DV以桂林地区喀斯特地貌溶洞为引,采用了观察提问、猜想假设、计划组织、事实证据、模型解释、表达交流等方式,探究岩溶演化过程,用科学方法和视角诠释......
表示岩溶所将努力为桂林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建设作出更多的贡献。 调研组对岩溶所做出的工作给予了强烈肯定,并表示将大力支持岩溶所在桂林地区即将进行的采石场修复、漓江流域水污染治理、石漠化治理、旅游景观资源开发等方面开展的地质调查工作。 会后,调研组参观了中国岩溶地......
咨询研讨会。 会上,项目牵头人介绍了项目2019-2021年目标任务、工作部署和预期成果等情况。专家们就项目关心的问题作了精彩报告,从桂林地区地质构造演化、岩溶区地貌演化模式及过程、低温热年代学方法及应用、碎屑锆石定年及物源示踪研究、岩相古地理编图方法及实例分析、桂林漓......
专家的带领下,小朋友们参观了国土资源科普基地-中国岩溶地质馆。岩溶所专家系统全面地向小朋友们介绍了岩溶地貌——岩溶地质在世界以及桂林地区的分布情况,岩溶地质的成因、特性、种类;碳循环过程;岩溶资源分布、开发、保护、利用以及岩溶地质目前的科学研究项目及技术应用等相关领......
科前沿探索 1. 出版《生物岩溶》专著,开拓定量研究。生物岩溶是地质学与生态学交叉领域。取得低等植物对碳酸盐岩侵蚀破坏证据,定量桂林地区藻类、地衣加速溶蚀速率20%和26-64%;出版《生物岩溶》。 2. 提出中国西南岩溶生态系统理论框架。“中国西南岩溶生态系统研究”取得突......
申报的“桂林岩溶地质广西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成功获批。该站是地球科学方向的生态环境类观测站,聚焦大众关注较少的地下世界,充分发挥桂林地区具有丰富的洞穴、地下河、岩溶湖等地质资源优势,为现代岩溶学的基础创新和旱涝、塌陷、污染、地质遗迹保护等典型环境问题解决提供第一手......
金资助的项目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分别是郭芳副研究员的《西南岩溶水系统的氮流失特征及模拟》和覃军干博士的《全新世最适宜期环境变化对桂林地区穴居人类活动的影响》。 岩溶所历来重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从项目源头抓起,积极引导,全程跟踪,采取多级项目审查......
2008年项目实施以来,项目组科研人员精心选择不同的观测点,对地下河和岩溶泉水的电导、pH、温度、钙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浓度进行观测;对桂林地区的寨底、毛村、龙门、乌龙和延村五个观测点为期三年的常规水样检测和实验室全分析;在雨季,进行24小时暴雨的动态观测,以及每15分钟加密......
p;2008 年项目实施以来,岩溶所精心选择不同的观测点,对地下河和岩溶泉水的电导、pH、温度、钙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浓度进行观测;对桂林地区的寨底、毛村、龙门、乌龙和延村五个观测点为期三年的常规水样检测和实验室全分析;在雨季,进行24小时暴雨的动态观测,以及每15分钟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