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7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43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1. 周志炎院士

    中南等地中生代含煤地层及古生物群的综合研究。首次系统研究我国南方早侏罗世早期植物群阐明满江红大孢子壁超微结构的方向性及其潜在分类意义研究最古老的银杏和罗汉松科植物并系统总结我国掌鳞杉科化石参与南极乔治王岛、菲尔德斯半岛晚白垩世及早第三纪真蕨类和松柏类研究。关于中生......

    https://www.cgs.gov.cn/kpzs/dzrw/201603/t20160309_286792.html    发布时间:2015.03.17 15:52:40
  2. 国土资源部地质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2013年度开放课题完成公开遴选

    “典型地质调查算法并行化试验研究”、“基于领域本体的地质信息检索与知识发现”、“INSPIRE新进展及其对我国地质资料信息服务的借鉴意义研究”、“基于GPGPU的地质大数据并行化处理模式研究”等课题,将围绕地学大数据技术、高性能地学并行计算技术等方面开展研究,推动地质信息技......

    https://www.cgs.gov.cn/gzdt/zsdw/201603/t20160309_283127.html    发布时间:2013.09.17 13:47:59
  3. 华南白垩纪构造-岩浆演化与动力学过程

    盆地广泛构造反转。晚白垩世末期(80~65Ma),古构造应力场转变为N—S伸展,可能与新特提斯构造域板片俯冲过程的弧后扩张作用有关。 3.成果意义 研究成果显示,华南白垩纪大地构造演化以幕式挤压-伸展变形为特征,并与周缘板块动力学活动密切相关。这一研究深化了对于华南白垩纪构造演化及......

    https://www.cgs.gov.cn/xwl/cgkx/201603/t20160309_298824.html    发布时间:2015.03.18 09:21:59
  4. 汶川地震断裂作用研究取得重要成果

    形为特征,是不易发生大地震的低角度逆冲断裂,而汶川地震沿该断裂发生破裂,是由于汶川地震时映秀-北川断裂破裂迫使其被动滑动。 3.成果意义 研究成果完善了地震断裂理论,直接回答了一直困扰在地震地质和地震物理学领域几十年的关键问题,对认识汶川地震发震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为防......

    https://www.cgs.gov.cn/xwl/cgkx/201603/t20160309_298723.html    发布时间:2015.03.16 09:15:29
  5. 南京地调中心获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的“江南造山带燕山晚期含钨与非含钨花岗岩的矿物学对比研究”及姜杨同志申请的“钦杭结合带江山-绍兴段新元古代深成岩浆弧的厘定与构造意义研究”两项国家自然科学资金(青年)项目获准通过。两个项目资助经费均为20万元,实施时间为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    &nbs......

    https://www.cgs.gov.cn/xwl/kxjs/201603/t20160309_284249.html    发布时间:2010.11.29 16:25:52
  6. 西安地调中心三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这三个项目分别是“西天山西南缘那拉提段古生代花岗岩成因及对天山洋陆转化的制约”,获得资助经费50万元;“矿渣型泥石流启动机理及临界条件研究”,获得资助经费41万元;“青藏高原冈底斯及其以北地区中-上二叠统不整合地质意义研究”,获得资助经费47万元。 ......

    https://www.cgs.gov.cn/xwl/kxjs/201603/t20160309_283614.html    发布时间:2008.09.24 13:42:49
  7. 西安地质调查中心2008地调科研亮点多

    2008年申请获准“西天山西南缘那拉提段古生代花岗岩成因及对天山洋陆转换的制约”、“青藏高原冈底斯及其以北地区中-上二叠统不整合地质意义研究”和“矿渣型泥石流启动机理及临界条件研究”三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是多来年申请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最多的一年。它标志了该中......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1603/t20160309_275927.html    发布时间:2009.02.04 16: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