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中扬子地区页岩气成藏机理研究;二是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预警研究;三是华南陆壳增生过程与成矿动力学过程研究;四是关键地质时期生物与环境协同演化研究;五是深化南岭花岗岩形成机理与成矿过程研究;六是创新同位素地质技术方法。 制度创新是科技创新的根本保障。要坚持“出成果......
态环境既是自然财富,也是经济财富,关系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我们要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构建经济与环境协同共进的地球家园。 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发展蒙上阴影,推进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面临更大挑战。面对恢复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
到的鸭嘴兽极为相似。这是首次在爬行动物中发现鸭嘴兽式捕食方式,不仅将盲感应捕食方式的出现提前至早三叠世(2.48亿年前),还为生物与环境协同演化提供了典型例证。 在距今约2.5亿年的二叠纪末期,发生了地球生命史上最大的灭绝事件,约90%的物种遭到毁灭性打击,其中96%的海洋......
11月29日~30日,200余名院士专家齐聚河北省石家庄市,在京津冀地质生态环境协同发展高层论坛展开研讨,为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中的地质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 论坛由京津冀三省市的地质学会和石家庄经济学院主办,吸引了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廷栋、汪集旸,中国工程院院士卢......
物地层和年代地层划分对比精度。对奥陶系、志留系的腕足动物、几丁虫、笔石等生物门类进行了系统研究,划分了生物群落、亚群落,为生物与环境协同演化提供了重要依据;全面提高测区地层多重地层划分对比精度,并建立台地相区地层划分对比系统。 5.从黄陵系列中识别出茅坪沱......
市光谷第七小学,共同举办了参观实验室并开展互动体验、观看科普视频、参观博物馆等系列科普宣传活动。 中国地质调查局古生物与生命-环境协同演化重点实验室主任、武汉地调中心副总工程师牛志军参加活动,他向同学们介绍了实验室的基本情况、主要任务、研究方向和本次系列活动的主......
了中下扬子地区志留系页岩沉积古环境与有机质富集机理研究,该研究成果进一步丰富了区域性有机质富集机理,增进了重大地质事件与海洋沉积环境协同演化关系的理解,为促进页岩气勘探开发提供了理论指导。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定量阐述了中下扬子地区志留系页岩沉积古环境特征......
推进传统学科向纵深发展;加强学科交叉,强化新兴学科发展。 到2020年,力争在克拉通岩石圈形成与演化过程、关键地质历史时期生命—环境协同演化、季风系统动力学、青藏高原地球动力学过程及天气气候效应、大气复合污染形成机制等领域,能够形成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研究团队,引领相......
10月25日,第二十一届凯洛林国际地质会议暨2019京津冀生态地质环境协同发展高层论坛在河北石家庄开幕。来自中国、俄罗斯、蒙古国等国家的200多位专家代表围绕“深部地质过程与生态环境研究进展”主题进行研讨。 据了解,本届会议由凯洛林国际地质勘查组织主办,河北地质大学、......
调中心科技人员为同学们作了题为《来之不易的宝藏-走进页岩气》《揭秘地史2.4亿年前的湖北南漳-远安动物群》的科普讲座,介绍了生物与环境协同演化的关系,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发展清洁能源对我国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的重要意义。现场互动环节同学们积极参与、踊跃提问,把科普活动推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