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11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1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相关搜索

检索范围:
  1. 21世纪以来国土资源利用的新情况

    形式将向中亚地区产生“溢出”效应。   5)中国环球大洋综合科考(2005〜2012年)已完成23航次,“海洋一号”考察船在三大洋发现17个海底热液区(俗称“黑烟囱”),占全球30多年科考发现“黑烟囱”总数的1/10;我国作为“先驱投资者”继2001年在东北太平洋首获国际海底7.5万平方千米......

    https://www.cgs.gov.cn/xwl/fcjxd/202206/t20220606_701446.html    发布时间:2022.06.06 15:51:00
  2. “蛟龙号”完成印度洋科考

    将搭乘“向阳红09”船直接返回青岛,进驻国家深海基地。在此次科考中,“蛟龙号”获得的大量深海样品和数据,对我国深海生物多样性研究,海底热液区热液、生物和地质交叉综合研究等具有重要价值。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主任于洪军介绍,以前每次“蛟龙号”完成海试及试验性应用航次后,母......

    https://www.cgs.gov.cn/gzdt/dzhy/201603/t20160309_299110.html    发布时间:2015.02.28 10:38:18
  3. “蛟龙”号确认:洋壳断层对海底热液区有控制作用

      中国载人潜水器“蛟龙”号1月31日继续在西南印度洋龙旂热液区下潜,科学家在海底观察确认洋壳断层对海底热液区和烟囱体喷发有明显控制作用。  搭乘“蛟龙”号下潜的同济大学教授周怀阳说,“蛟龙”号作业区域在龙旂热液区南部,这里的热液区范围虽然不大,但很特殊,烟囱体十分......

    https://www.cgs.gov.cn/gzdt/dzhy/201603/t20160309_298733.html    发布时间:2015.02.04 10:38:04
  4. “蛟龙”号首次在西南印度洋中国勘探合同区下潜

    人潜水器,去年11月25日从江苏江阴起航,赴西南印度洋执行2014-2015年“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试验性应用航次(中国大洋35航次)第二、三航段任务。这是“蛟龙”号首次赴印度洋和海底热液区作业,也是“蛟龙”号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和距离最远的一次征程,预计下潜20次。 ......

    https://www.cgs.gov.cn/gzdt/dzhy/201603/t20160309_298152.html    发布时间:2015.01.04 11:14:19
  5. 访中国大洋科考27航次首席科学家何高文

    物,一般分布于大洋的洋中脊和弧后盆地的扩张脊,因其含资源价值较高的贵金属而受到重视。自1979年人类首次在东太平洋海隆21°N海域发现海底热液区以来的3O多年里,世界各国在大洋中脊发现了16O多个热液区。我国在海底多金属硫化物调查方面起步较晚,大洋科考第19航次在西南印度洋超慢速......

    https://www.cgs.gov.cn/gzdt/zsdw/201603/t20160309_280899.html    发布时间:2012.09.10 11:23:24
  6. 向海向未来——2022年自然资源工作系列述评之海洋强国篇

    太平洋、西太平洋和中北印度洋累计开展资源环境综合调查436天。“蛟龙”载人潜水器开展载人潜次21站次。这是“蛟龙”升级改造后,首次在海底热液区复杂地形条件下实施调查作业。   在极地,有“雪龙探极”——2022年10月26日,中国第39次南极科学考察队首批队员搭乘“雪龙2”号从上海出......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2301/t20230111_722809.html    发布时间:2023.01.11 15:10:00
  7. “大洋一号”三大洋发现五个热液区

    印度洋、太平洋发现多金属硫化物后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使我国多金属硫化物的发现扩展到了三大洋。据悉,自2007年我国在印度洋发现第一个海底热液区起,,迄今我国已在世界三大洋发现了17个海底热液区,约占世界三大洋30多年来已发现热液区的1/10。     此次科考还有......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1603/t20160309_276774.html    发布时间:2010.06.07 10:48:53
  8. 2009国土科技十大亮点

    了中国大洋科学考察第20航次的旅程,并启动了第21航次科学考察。   “大洋一号”第20航次首次在东太平洋海隆赤道附近发现大范围活动的海底热液区群:首次在西南印度洋发现与地幔岩相关的多金属硫化物区及超大范围碳酸钙海底热液区;发现了我国第一个极难被探测到的非活动海底热液区;为......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1603/t20160309_276437.html    发布时间:2010.01.05 10:55:08
  9. 中国大洋科学考察第21航次启程

    多金属结核等海底矿产资源综合调查为主,兼顾海洋环境和生物多样性调查研究。本航次将在以前调查的基础上,重点在印度洋和太平洋已发现的海底热液区和多处海底热液异常区的基础上开展深入的综合调查,争取发现新的热液区和海底热液异常。    大洋第21航次计划时间318天,航程约......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1603/t20160309_276190.html    发布时间:2009.07.27 10:01:37
  10. 18家单位114名科研人员参与第20航次大洋科考大洋一号寻获海底“黑白烟囱”

    科考任务的“大洋一号”船凯旋, 3月 17日顺利抵达青岛港。本航次海底多金属硫化物调查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共发现了 11个海底热液区和四个热液异常区,远远超过了我国“十一五”多金属硫化物调查的预期目标,并成功抓获海底“黑白烟囱”样品。   据航次总首席科学家陶春......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1603/t20160309_276005.html    发布时间:2009.03.20 13:5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