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文化 地质文化是“大文化”,包括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等层面,不同于专指精神创造领域的“小文化”。 英国人查尔斯·斯诺提出“两种文化”概念(1956~1959年):第一是人文文化,第二是科学文化,两者缺一不可。在国际上争论了60年。联系到我们的地质文化,......
得一系列成果。例如,月球陨石定年研究自主开发了月球微型钻机,月球重力场研究编制了首幅1:250万月球地质图(虹湾幅);南极普利兹湾-北查尔斯王子山基础地质研究编制了第一幅南极板块高精度三维地壳和岩石圈结构图等。 刘晓春就是地质力学研究所南极地质研究团队的成员之一。他......
然后澳方后勤保障人员James再与戴维斯站汇报当天人员的安全情况。 刘晓春和陈虹博士主要负责西部变质基底地区的地质考察工作。北查尔斯王子山变质基底出露区域虽然较大,但绝大部分被冰碛物所覆盖,而且积雪特别严重,行走艰难。我们每天都至少要穿越10-15千米宽的冰雪覆盖区......
手紧紧抓住对岸的边缘。就是这个动作减轻了浮冰的承载力,使任留东横在了冰缝的两岸…… 这次南极之行,任留东3人成功地开展了东南极查尔斯王子山——埃默里冰架以东的普里兹湾—格罗夫山地区的地质调查深入研究,获取了兰丁悬崖和格罗夫山空白区域的野外第一手资料和地质样品,......
月5日完成西南极科考回国。 胡健民研究员、王伟博士此次东南极考察历时4个半月,主要执行国家南极专项和中国地质调查局“南极普里兹湾-北查尔斯王子山基础地质研究”项目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东南极拉斯曼丘陵泥质系列混合岩相平衡模拟及化学势梯度研究”工作。经过对拉斯曼丘......
意增加飞机航次,尽量减少野外宿营时间。 这次南极地质考察主要是执行刘晓春研究员负责的地调项目“南极普里兹湾-北查尔斯王子山基础地质研究”和南极专项项目的野外考察任务。包括:(1)在拉斯曼丘陵地区进行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建立构造变形演化序列,确定早期挤......
利亚,搭乘科考船开始了为期134天的南极科学考察。 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力学所承担的“南极大陆矿产资源考察与评估”、“南极普里兹湾-北查尔斯王子山基础地质研究”等项目均涉及到南极野外现场考察。我所将分两个批次分别对西南极地区和东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考察内容主要包括了......
国,助力我国从地质大国迈向地质强国。 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基础研究取得突破,极地与探月研究不断深入,开展了南极普利兹湾—北查尔斯王子山基础地质研究,编制了第一幅南极板块高精度三维地壳和岩石圈结构图。开展了冰下地质研究,提出了东南极冰下山脉是泛非期碰撞缝合带的......
现在南极板块边界附近的岛屿,表明南极大陆的气候直至中中新世仍适宜维管植物生长。 中中新世-晚中新世(约1400万年~530万年),北查尔斯王子山地区以低丰富度草本植物为主,伴有少量其它被子植物和苔藓、藻类孢子,反映草本-苔原植被,气候类似于现今温凉-寒冷的亚南极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