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方面的进展与成果,并围绕覆盖区找矿技术方法和勘查技术组合、成矿系统和成矿组合关系、成矿带物质迁移和超常富集机制、构造-岩浆岩-陆块基底成矿耦合作用关系等关键科技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与交流。 会议指出,江南造山带是华南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好的有色、稀有多......
为地质矿产调查部署提供支持。综合东北地区地质建造、变质变形改造特征,以板块构造及大陆动力学理论为指导发现,东北地区总体经历了古陆块基底形成、古亚洲洋发展演化、滨太平洋构造演化三个大的构造演化阶段,划分了14个一级构造单元、40个二级构造单元、98个三级构造单元,讨论......
西向带状展布;在太行山-燕山及邻区新发现了12处高压变质岩,新确定了龙泉关、白岸-衡水、琉璃庙-保定、大巫岚-卢龙构造带,提出了华北陆块基底由多个微陆块或断块构成,这对华北陆块基底构造的划分和研究及地质找矿研究有着重要指导意义。在学术上,张振利不断将成果变成文字加以......
取得820Ma和817Ma的年龄资料。总体构成了较完整的弧盆系,显示由南向北俯冲增生。 研讨会上,专家认为,该成果进一步深化了扬子统一陆块基底的形成演化研究,更新了武当—桐柏—大别成矿带前南华纪地质构造发展的认识,对该区矿产资源的成矿地质背景、成矿地质条件、成矿规律调......
东部变质火成岩形成于中元古代的大陆岛弧环境,提出了雷纳造山带在格林维尔期的构造演化经历了从弧-陆碰撞到陆-陆碰撞的过程;在西福尔陆块基性岩脉中发现了麻粒岩化变质作用,确定了其时代和温压条件,证明了西福尔陆块在格林维尔期卷入到印度克拉通与东南极陆块碰撞的过程;对远......